首页 > 丝路经济管理 > 基于恢复力的凤凰乡土文化传承和建设路径
2023
07-13

基于恢复力的凤凰乡土文化传承和建设路径

摘 要:湖南凤凰乡土文化是我国乡土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其独有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民族历史以及民风民俗使凤凰乡土文化具有较大的恢复潜能。传承和发展凤凰乡土文化,就应该强化文化教育,增加文化输出,扩大文化传播,鼓励文化创作。基于恢复力的凤凰乡土文化的建设应该鼓励多元文化深度融合,引导农旅产业挖掘乡土文化价值,鼓励院校参与乡土文化研究,搭建乡土文化建设平台。

关键词:文化恢复力;凤凰乡土文化;传承和建设

沈从文的《边城》被很多人误认为其所描写的是湖南凤凰古镇,事实上《边城》所描述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峒镇。人们混淆凤凰古镇和茶峒镇的原因就是二者都属于湘西地区,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民族历史以及民风民俗等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喜欢沈从文的人都知道,他的出生地是湖南凤凰,这也是人们混淆两个地方的原因之一。凤凰乡土文化是湘西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们是叶与枝、枝与根的关系。湖南凤凰扎根于湘西地区,沐雨习风般浸染着湘西地区的乡土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并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之一。乡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沉淀出来的精神之宝。它能够让人在浮躁的社会里不迷失自我,不偏离正轨,其所蕴含的正能量、接地气的文化内核,常常会使人充满力量。即使在多元文化思潮交织涌动的今天,它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涵养作用。因此,乡土文化必须要得到保护与传承,要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再次迸发出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凤凰乡土文化为例,对其恢复潜能、传承策略以及建设路径进行深入地论述。

一、凤凰乡土文化的恢复潜能研究

(一)令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的自然环境仍在

湖南凤凰古镇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盆地、台地居多,高山错落,丘陵遍布,河流众多,区域内奇石、溶洞比比皆是。这里水资源丰富,雨水充沛,水杉、银杏等名贵的品种都可以在此觅得踪迹。人们的村寨都被青山绿树环绕,草木四季常青,花朵四季常开,河水四季常流,自然万物,相怡相得。青山绿水仍存,金山银山便不远。古镇之中的一草一木皆是乡土文化的承载体,古镇中的枝枝叶叶皆散发着乡土文化的气息,万物一体,世物相融。人们身处于古镇自然环境之中,发出叹为观止的赞叹之声时,亦是对乡土文化的无意褒奖。

(二)令人拍手称赞闻名遐迩的物质环境依然

物质环境的形成是湘西地区劳动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出来的,坐落于湘西的凤凰古镇,河流交织,湖泊错落,大大小小50多个湖泊,80多条河流,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城。这也让每一个到访的人自然地联想到《边城》中沿河交易的热闹场面,一切都仿佛是小说中走出来的情景,一切都仿佛是文人笔下生花的描绘,但小说实际描绘的是茶峒镇,都属于湘西地区。古镇凤凰所在地的矿产也是异常丰富,已经探明储量的矿种就有60多个,其中锰、汞的储量都居全国前列。除此之外,丰茂的森林资源使当地林业既有生态价值,同时也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山多地少的湘西地区的人们,种植了大量经济价值可观的经济作物,如茶油、三七等,在国内同品类中亦是翘楚。湘西地区的淡水产品尤以草鱼、青鱼等闻名,还有躲藏于小溪小河里的小蟹小虾同是美味佳品。岁月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但是凤凰古镇及湘西地区的人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物质仍然是上佳之品。

(三)令人追溯敬仰向之神往的民族历史流长

凤凰古镇在湘西地区是比较著名的乡镇。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居多,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占湘西总人口近30%的少数民族使湘西地区的历史更具民族特色。在凤凰古镇,土家族、苗族人较多。苗族崇拜枫树,其所居住的房屋也都是由树木搭建而成。苗族人们居住的环境由于湿度较大,冬夏两季较长,温度两极化也较大。因此,身体容易被风湿侵犯或者被虫蜂叮咬。在此情况下,智慧的苗族人们充分利用草药进行医治各类病症,形成了苗医理论。除此之外,土家族与苗族的服饰也非常有特点。到凤凰古镇旅游的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土家族或者苗族的服饰,拍几张照片留念。如今,凤凰古镇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古镇。

(四)令人回归本真致敬劳动的民风民俗犹存

无数人慕沈从文之名前往凤凰古镇,然而却同时会被古镇纯朴自然的民风民俗所吸引。凤凰古镇里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民风民俗。尤其是近几年,受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民风民俗更是被人们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富有特色与创意的文化产品,受到更多人的肯定与喜爱。古镇的民风民俗是流动的、富有韵味的乡土文化。

二、基于恢复力的凤凰乡土文化传承策略

(一)强化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就是经将乡土文化课程纳入中小学、高等教育中的各个阶段,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发言人,使乡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与行为,使乡土文化成为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引领牌。强化文化教育就需要开发出符合各个阶段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为了强化文化教育的效果,课程开设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的涵盖应该系统全面的,课程实施的手段也应该多元有趣的。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走近、走进、走尽乡土,感受、感知、感怀乡土文化,让学生由内而外升腾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增加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就是要创建文化输送的渠道,借助于各类文化产品,将文化输送到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之上,精准投送,提升文化输出的效果,提升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凤凰古镇已经成为湖南地区的著名旅游地,成为湖南行的“打卡”之地。凤凰古镇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旅游文化影响力,借助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创造具备浓郁乡土文化的文化产品。

(三)扩大文化传播

自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需要借助于新媒体等新兴的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来实现。扩大文化传播一方面要将原有的乡土文化进行整合、创作,另一方面就是要适合当前文化传播新媒体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形式和作品。当前,在抖音平台上,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及文化表演的媒体号较多,以前很多不被人所问津的艺术都通过抖音被广大网友所熟识。人们开始意识到隐藏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乡土文化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借助于新媒体,凤凰的乡土文化可能会拥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文化传播的范围也不受传统媒体的限制,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只有文化具备了较强的传播力,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才能突出其自然恢复的潜能。

(四)鼓励文化创作

文化创作是现代社会里重塑乡土文化的一次有效途径,更是使乡土文化再次焕发出生机的可靠办法。文化创作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外,还有文学类的创作。文化创作需要吸引文化创作人员到此进行考察,寻找到文化创作的灵感,捕捉到文化作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以凤凰古镇为背景的文化创作一经推出,其本身就是凤凰乡土文化的有力传播、恢复与促进。

三、基于恢复力的凤凰乡土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多元文化深度融合

凤凰古镇的乡土文化走过千年,熠熠生辉,不仅是由于其自身具备生长力,还由于它始终是与中华文化融合在一起,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里,更应该适应多元文化交织交融的新形态,拓展与其他地区或民族文化融合的方法和路径,走多元文化相融合共发展之路。与多元文化深度融合,需要文化产品创作部门选取具有共同融合点的文化类型,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完成凤凰古镇乡土文化系列产品的开发,也就完成了一次自上而下的乡土文化建设。

(二)农旅产业挖掘价值

乡土振兴战略背景下,凤凰古镇也开启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农旅产品融合发展非常适合凤凰古镇类的地区。古镇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在农业发展方面的优势,使农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挖掘其在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使其再次衍生出二次经济价值。农旅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为载体,更需要以乡土文化为内核。

(三)搭建文化建设平台

乡土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类型的冲击,其建设发展之路需要多方协作。因此,就必须要搭建统一的文化建设平台。文化建设平台应该由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来牵头,将凤凰古镇地区的乡土文化进行梳理,形成乡土文化资源、作品、旅游路线推荐等多个板块,使登录平台的人不仅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文化的体系脉络,还可以促进各类文化以比较标准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文化建设平台同时需要各类乡土文化民间团体,以及各类文化研究机构参与其中,使乡土文化建设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

(四)院校参与文化研究

以凤凰古镇为代表的湘西地区地域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彩,其本身就是诸多院校的重要研究对象。为了促进乡土文化建设,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大力倡导各类院校积极地参与到乡土文化研究和建设工作中来,以课题研究、专项研究等形式,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乡土文化建设领域中来,形成建设性的意见,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四、结束语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更是一个国家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更能够促进爱国情怀生根发芽。湖南凤凰古镇的乡土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悠久的历史而受到世人的瞩目,更应该以一种契合中华文化传播理念的形式得到更为持久的传承与更为广泛的传播,更应该以一种创新中华文化模式的视角得到全方位的整合、利用与建设,使其文化价值最大化。
(文 / 喻彩霞 肖亮文)

【基金项目:1.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农旅融合的大湘西地区乡土文化传承和建设路径研究”(编号:20B488);2.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片区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编号:XSP2023GLC123。】

(作者简介:喻彩霞,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肖亮文,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蓝小梅,黄献红,杨柳婵.解读沈从文《边城》的乡土文化情怀[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01):62-66.

[2]刘瑛.乡村旅游视角下的大湘西乡村文化振兴[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04):82-86.

[3]李丽娟.乡村旅游中“乡土性”的传承与保护[J].社会科学家,2021(05):57-62.

[4]高维.乡土文化教育:乡风文明发展根基[J].教育研究,2018,39(07):87-89.

[5]宋志鹏.回归乡土:自媒体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呈现[J].视听,2019(12):161-162.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