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连云港市加快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发展中心、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依托东西双向开放优势,提升港口口岸功能,构建多式联运平台,深化产业对接与科技转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基础设施连通为重点,畅通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连云港花果山机场建成通航。连淮、连宿高速公路及一批国省道干线加快建设。发挥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作用,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强化新亚欧大陆桥的国际中转功能,打造长三角地区链接欧亚的重要转换节点。以产业协作为核心,加速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连云港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连云港石化基地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形成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4年,连云港市累计拥有生物医药企业136家,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4家。同上海市联建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与长电科技、苏豪控股签订战略协议。主动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对接,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5家。
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支点,提升陆海联运枢纽能级。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起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夯实根基、拓展领域、打造亮点,全面深化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着力打造双向开放支点,提升陆海联运枢纽能级。“十四五”期间,中哈基地和东门无水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200万标箱,上合物流园物流总量达2.1亿吨。今年1—6月累计开行班列467列,过境业务量占全国40%,领先优势持续巩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加速完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组建合资公司、共建数据通道等强化区域合作,陆海联运能级显著提升,已建成6个海外仓,完成“一带一路”里海供应链基地主体工程,推进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先导区已于今年6月投用),加快形成“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营体系。2024年与共建国家贸易额首破千亿元大关,达1200亿元;共建国家在连投资企业31个、合同外资4.5亿美元,占全市44.1%;我市在共建国家投资项目35个、中方投资额4.36亿美元,恒瑞医药首次在新投资1125万美元,贸易投资合作态势向好。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承办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获批中哈实业家委员会地方联络办,打造“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共建研究院,举办三届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在马来西亚设立友好交流中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深化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连云港将对口援疆作为重大责任,先后组建11批援疆工作组走进北疆大地,协同推进项目、产业、人才援疆,与霍尔果斯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共同书写新时代对口援建崭新篇章。“十四五”以来,连云港投入援疆资金3.7亿余元,实施项目76个,建成苏港高级中学、乡村振兴建设、都拉塔口岸创业园、冰鲜水产品检验检疫等重点工程,提升了受援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二是深化产业合作,夯实边疆发展硬支撑。连霍两地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依托港口与口岸优势及中欧班列合作基础,推动签署东中西部自贸片区四方协议,参与共建智慧口岸、启动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项目,融入跨里海运输走廊,用好合作论坛等平台深化对接,将区位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与发展优势,共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紧扣“高质量”“一体化”关键,围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强港,加快中西部物流节点布局,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点;持续深化对口援疆,加大产业、人才援疆及项目建设、民生帮扶。
(文 / 徐姗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10539.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