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
11-17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内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探讨推动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反思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探究新时期国有企业优化业财融合落实的有效对策,以期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业财融合落实的水平和效果。通过业财融合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国有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交流沟通,还能深化我国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复合型人才

一、前言

业财融合作为企业促进业务内容和财务管理内容融合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于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产力对于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国有企业应加大业财融合的力度,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业财融合,企业可以实现业务与财务决策的紧密关联,促进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协调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业财融合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防止企业内部的资源浪费和腐败问题的发生,使企业运营更加公平透明,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有效措施。

二、国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重要性探讨

(一)降低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旨在通过深化业务与资本的融合,实现产权和股权的有效对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此举不仅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融合金融机构等资本方的优势,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预判和风险管理,从而规避市场风险,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二)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国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不仅可以降低经营和市场风险,同时也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具体来说,这种融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等资本方的合作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资金管理经验和专业的财务团队,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准确、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2)业财融合还能够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金融机构通过对市场情况和行业趋势的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协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的业务和资本之间实现有效对接,这种对接可以协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与金融机构等资本方合作,国有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获取资金支持,进行资产管理和投资决策,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长远发展;国有企业可以在风险管理、资金结构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得到更加全面、专业的支持,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三、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分析

(一)管理层缺失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识

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层对业财融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深入了解,对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管理人员往往把业务和财务视为两个不同的部门,缺乏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意识。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未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上的缺陷会带来许多问题和影响。

(二)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口径难以统一

由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因此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口径难以统一。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系统中,会计核算的重点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在业务系统中,则注重业务运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这导致了两个系统对同一笔交易处理方式不同,产生了数据口径难以统一的问题。在财务系统中,财务指标通常是以会计科目为基础的,例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而在业务系统中,业务指标则可能是以业务线为基础的,例如销售额、生产量等。这也会导致两个系统的数据口径难以统一。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换机制,数据的准确度和实时性无法保证。这不仅使得企业管理者难以及时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也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三)企业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国有企业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表现为,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层级复杂等特点,导致资金流动难以掌握,资源配置缺乏统一管理机制,从而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浪费和重复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行政性质,决策机构集中、实施效率低,使得资源的配置难以及时、准确地响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由于企业内部资源分配不合理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首先,由于国有企业资源配置不当,使得许多资源被闲置或浪费、企业成本增加、经营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其次,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对社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社会负担加重、环境恶化;最后,企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还可能导致公司竞争力的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信息化基础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信息化水平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信息安全系统缺乏两个方面。首先,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有企业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网络带宽、数据存储等方面存在着瓶颈,从而影响到企业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此外,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散乱,各部门使用的系统不兼容,信息流动性差,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跨部门协同和信息共享。其次,在信息安全系统方面,国有企业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数量庞大,信息涉及面广,有些企业涉密程度高,但国有企业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上存在缺失,对于信息安全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防范措施不够完善,往往会面临着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五)缺少复合型人才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具备专业财务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首先,国有企业在过去长期的发展中,由于行业垄断和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其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很少注重财务和业务方面的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在面对市场化运作时,难以具备复合型人才。其次,国有企业在选拔人才时,缺乏一定的标准,一些国有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只看重其某一方面的能力,没有站在业财融合的层面来,发掘具备专业财务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导致国有企业无法从本质上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阻碍内部业财融合的进一步推进。

四、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对策分析

(一)提升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知

国有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需要充分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为了提升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知,国有企业管理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深刻认识到业财融合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财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推进业财融合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优化财务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其次,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提升对业财融合的正确认知。具体而言,应该注重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员工具备跨领域综合能力,培养员工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为推进业财融合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科学管理,统一财务、业务系统口径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财务和业务系统的管理上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实现财务和业务系统的统一口径,国有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该包括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审计制度等,确立这些制度可以明确各项管理规范,并使得企业在管理上更加规范化,避免发生违规行为。其次,国有企业应该统一标准、统一研究,即在进行财务和业务管理时,应该对内部各项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达到统一口径的目的。

(三)科学配置资源,落实业财融合工作

科学配置资源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落实业财融合的工作,应保障资源合理科学的分配。首先,国有企业应该优先考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分析和评估,企业应当把闲置和浪费的资源重新配置,并寻找新的方式和渠道,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企业还可以开辟新的市场和拓展新的经营领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国有企业应该加强资产管理,企业应该进行详尽的资产调查,了解各项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制定有效的资产管理计划,加强资产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业财融合环境基础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责任。加强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首先,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存储、计算等方面的建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并提高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其次,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ERP系统,整合业务与财务数据,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潜在商机和优化业务流程。

(五)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国有企业在实现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拥有复合型人才来推动,为了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引进具备相关专业和能力的人才,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全面素质及跨领域知识储备;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业财融合信息化建设团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作为我国国有企业应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因此,为了推进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除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加强认识、统一制度系统、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信息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目标,促进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文 / 宿洋)

(作者单位:长春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晓君.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探析[J].上海商业,2022(12):122-124.

[2]苏博.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12):94-96.

[3]周滔.新时期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2):129-131.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1211.

[4]孟媛媛.国有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2):141-143.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2.1214.

[5]杜艳芳.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举措[J].财富生活,2022(22):97-99.

[6]邓婷婷.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J].全国流通经济,2022(32):142-145.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2.32.024.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