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逻辑
2023
10-17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逻辑

——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角

摘 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整体面貌,马克思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系统地批判性考察,并发现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而经济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视角对国内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协同发展路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相伴相生的性质,因此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需精准找出着力点,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内在逻辑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入研究当前限制国内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与矛盾所在,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期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才优先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是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一)重视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重视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时期新理念的指导下,市场经济环境得到了改善,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人的价值愈发得到了凸显。

当前阶段,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矛盾已经日渐消除,二者之间的和谐共生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也推动着全面基本素质的提升,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大众所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当前国内的大环境,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其发展意义,需要全面提高对人的发展的重视,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广大民众的相对自由。

(二)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用生产力这一指标对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参考是多年以来形成的固有模式,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意味着该地区国内市场的经济主体相对活跃,同时也反映着其就业市场的繁荣。在经济建设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中发现,人才是最强大的生产力,依靠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发展理念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建设助力,同时还可以依照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指导方针,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将财政资本向人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倾斜的比例更大,专业人才的技能更强,综合素养相对更高,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经济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经济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条件下,社会广大群众对人的发展问题更加包容,见解更加多样。可见,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基于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前提下得以实现的,全民的综合素养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持续不断的提高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保障其全面发展,进而才能使得经济的发展永葆活力。

(四)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根本目标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哲学的视角下对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能够总结出,两者从始至终都深切地关注着人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进而建成和谐友好的社会是其所提出理论最重要的中心点之一,也是释放全民活力的重要理论基础。

原始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实现了经济利润的增长,但是对人的发展不够重视。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哲学的视域,合理地规避了导致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速度较慢的原因,对人的发展高度重视,并且将人才培养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逐步地呈现出依靠人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国内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基础进一步筑牢,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精神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加之我国对人的发展问题愈发重视,真正地做到了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进而为全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与全民共享,提高了国民的幸福指数,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协同一体发展的路径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依旧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课题,基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念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条件,在新时期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扩大生产与再生产进而去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供需失衡问题,通过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探寻出适合我国现状的经济发展途径。

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框架来看,限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供给端。在经济体制持续变革的过程中,需破除无效供给,实现产能的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使得产业结构在平衡的条件下不断发展,这样做也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金融风险。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有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市场调节手段固有的弊端不能完全根除,非常容易引发经济波动。在政府适度干预的情况下,对错配资源进行合理调整管控,使得市场监管水平全面提高,对恶意垄断等行为也能够精准打击,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不同区域居民的基础权益,努力实现经济与人的共同发展。

(二)以国内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在互联网基本普及的背景下,现代市场经济呈现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生共存的状态,大力助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要理顺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综合来看,虚拟经济在增长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较大,一旦资本过度膨胀,极易引发社会危机,而实体经济在国家不同部门的监管下,整体的运营风险较小,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中坚地位,不可撼动,是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是国家财富创造与强盛的重要支柱。

增加科研投入,把创新性的智慧数据科技合理地运用于公司业务发展中,才能加速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间对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剧烈,然而我国的产品附加价值在世界市场中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总体上的经济收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基于此背景下,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进全面型的现代化的人才,持续有力地将高精尖技术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实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同时还要强化专利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中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多元化的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显现着失衡状态,大体量的资本流入到虚拟经济中,导致市场金融风险空前高涨。为合理降低经济波动,改善财富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推动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增长,要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将现代化的数字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的企业经营中,同时在政府的干预下,为新兴的产业提供更多技术和人才的支持,积极合理地抢占市场,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三)以改革创新为内生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外部条件

改革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新时期,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强有力地面对世界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要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体制的创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创新,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体创造力,盘活市场主体活动力,打破传统固有经济模式的限制。基于马克思经济哲学,资本的范围波动会出现经济危机等情况,由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等客观弊端影响,部分资本家在没有对市场环境综合评估的情况下,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盲目引进或跟进投资,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多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危机。因此,企业还要以对外开放为外部条件,一方面是指对世界市场环境做好分析,另一方面对国内市场不同主体经营状况也要全面把握,从而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增长。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市场主体活力与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分配各种资源的关键在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必须要意识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使得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方面,要重视人民群众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提高劳动者整体收入水平,促进国内消费,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发展理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在新思想的指引下,能够有效提高市场主体活力与能力,为大力发展经济和增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新时期下,要树立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产业机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要重视质量,不能单纯的将经济增长视作第一要义,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统筹发展,才有利于社会进步。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应及时改善,要进一步对地方局部利益加强重视,使得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相协调,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着力点,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着力点,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和建设。

1.需要确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这种思想,在人才的培养上应加大财政资本的投入,努力培养出大量的全能型人才,助力国内经济高质量增长。在人力资源管控中,要广纳贤才,知人善用,通过完善企业的薪资结构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职业吸引力,调动人才参与工作的热情,使其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

2.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员工能够互相信任、积极配合、互利共赢。为了打破原有经营机制的限制,要做好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应定期选择合适的时间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培养,同时也要在日常管理中尊重员工的合理诉求,为人才发挥其自身能力提供更大的空间。

3.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素养。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必须将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要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方针及法律法规,以此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国民支柱型企业要发挥好带头作用,通过强化其内部员工的思想觉悟,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结束语

世界经济市场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为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注重经济与人才的协同发展。通过深入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要积极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首先,需要落实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其次,要坚持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最后,要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文 / 白璐 何宝祥)

(作者简介:白璐,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何宝祥,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蔡雨欣. 《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21.

[2]闫晓彤.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人的发展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学报,2021.

[3]谷洒洒,邵发军.马克思生态共同体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6):46-51.

[4]王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同富裕思想探析及其当代启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3,24(04):65-70.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