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推进与实践路径
2023
04-18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推进与实践路径

摘 要:自毛泽东同志1953年12月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到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再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完善,总结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重大结论,党和政府在对它的重要性上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迈进新时代的基本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明晰共同富裕先前的主要理论并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同时,需要从实践维度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保持一致。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民;实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性目标,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方向的顺利达成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发展也给予了脱贫攻坚战相应的社会条件。所以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远奋斗目标,始终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创新探索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坚决带领,始终需要政策方针和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始终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勤劳奉献精神的追求。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延续

(一)共同富裕的思想来源

共同富裕思想之所以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如此之深远,就是因为它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比如:《礼记》中提出共同享有宝贵财富和名实相符等理念;《晏子》中提出贫富相等的思想主张;有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如何管辖现实问题的“大同社会”观点。孔子曾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样的言论折射出广大农民和老百姓对生活富裕和安定的强烈心愿。

共同富裕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今社会有所凸显,马克思、恩格斯等西方思想家也较早地对“全人类富裕”方面做过细致入微的思考和探讨。马克思曾讲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表明了社会生产在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前提下得到迅猛进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人们想要实现财富共有的心愿越来越强烈。马克思捕捉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期待,恩格斯也指出只有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人们的物资才会越来越充裕,生活也将变得自由而美好。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早期萌芽也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息息相关。

(二)共同富裕的思想成果

第一,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一先进理念,以农业问题为中心,作为三大改造之首,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的基本问题,“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最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诉求更加重视起来,共同富裕思想理念逐步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共同富裕目标息息相关。

第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一味追求“大跃进”式的富裕所犯下的错误和取得的教训,了解到必须在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脚踏实地向前迈进,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主要核心。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通过党中央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各地区经济由区域发展不协调转为总体差距缩小。同时避免急于求成,党和政府在各地进行思想组织工作,进行改革创新试点,以“先富”带动“后富”。这不仅丰富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为实现共同富裕长远目标奠定了理论性、创新性的基础。

第三,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同阶段的领导人更加重视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发掘。历史证明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只有消除一些残留的两极分化观念,社会主义才能够不断焕发新的生机。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来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着,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需要遵循的根本要求,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兼顾,持续推进中国东中西区域性协调发展,减小城乡地区差距,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第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了历史的新高度、时代的新起点,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将共同富裕纳入新的发展范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就成为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和奋斗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共同富裕思想内涵深入把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把握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做好初次分配

首先,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以要依据党中央之前探索的经验主动把握其在时代基础上的发展规律,通过不同时期的契合找准动态演进逻辑,从而在不脱离思想轨道的基础上把握住发展动向。“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前行,促进经济发展壮大繁荣。

其次,坚持经济发展下的两个“毫不动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毫不动摇地巩固公有经济、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才能高质量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坚持按劳分配这个初次分配制度为首要分配方式,健全市场在分配机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中国想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绝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将‘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更少不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管控。加强政府的基础配套管理,给予企业生存竞争的仪器设施,降低总成本,提高总利润;加强税收的调节管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加大高等收入人群税收力度,减小贫富差距,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政府二次分配的效率;切实维护低收入者的收入权益,控制高收入者的资本收益,按劳动贡献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工资,构建科学合理的分配格局,收入分配方式也就更为公平。

(二)构建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好再分配的优秀作用

第一,“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支付转移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解职能”。其中,社会保障是一个概念多样、内容深刻的完备体系,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顺应时代趋势,采取对症方针,将物质精神成果及时惠及人民群众,不能落后每一步。

第二,“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统一的全面富裕”。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于就业、医疗等方面的诉求逐渐多样。所以在初次分配制度之下,党和政府需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好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能够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同时以创新引领经济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的积极效用。

第三,在具体做法上,党和政府需要高质量地完善城乡居民基本保险机制,进一步完备养老保险体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健全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健康公平,增强硬件设施的多元化服务;着力开展居住保障建设,留意房价虚高和人口流量巨大的地区。

(三)重视公益事业的强大力量,在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做好第三次分配

一方面来讲,第三次分配诞生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合理的条件下,需要在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增加收入、减小差距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多数乡镇及小城市发展都属于低中等水平,要得到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帮扶和支持。所以,为了能使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慈善事业成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

另一方面来讲,要遵循慈善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按照自觉奉献、自愿参与的原则进行,呼吁身体力行但不道德绑架,推动高收入群体者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优化中国慈善环境的鲜活进展。国家在发挥行政监督作用的基础上可以用合适的方式来鼓励社会公益事业的不断繁荣,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实现“由先富带动后富”的协同机制,从而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实质性目标。

(四)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走好群众路线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幸福生活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党建统领的作用更加彰显。推进共同富裕千头万绪,关键要靠基层党组织去落实落地”。我们要遵循党的政治强化引领和组织保障,在向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前进的同时听党话、跟党走,做到为基层服务、为人民办事。所以,在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首要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从而助力工人和农民致富,带领人民群众走向高质量发展。(文 / 赵贤真)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9.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6-78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1-662.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5.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8]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6.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