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时评 > 中小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2
11-08

中小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当前,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这不仅仅是可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小微企业更好的缓解当前的就业问题,为民生提供更好的支持。而要让银行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就必须要明确当前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此,文中针对中小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小银行实际情况,就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小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 239万户,同比增长36.8%。按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系列要求,中小银行以“立足当地、服务小微”为宗旨,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注重产品创新,改善服务,简化审批,切实加大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力度。

中小银行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设立普惠金融部。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全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承担统筹、设计、创新和支持的职能,兼具农村金融服务,结合县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客户群体等特点,在经营、消费等方面提供特色、差异化的小额信贷服务,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充分应用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政策,创新各种专属信贷产品。创新传统风控手段,推出线上信用贷款,设计弱抵押的信贷专属产品。三是提升便捷服务。中小银行对接不动产抵押登记等各种系统。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签订合同、公证和抵押登记的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增强客户体验感和获得感。四是简化审批流程。中小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特征及产品特性,设立独立审批人,一户一策为企业授信;针对“助保贷”“担保贷”“科创贷”“孵化类企业融资贷”“政采贷”“税E贷”等系统客户群体,根据自身特性,批量一次授信,提升审批效率。

然而,中小银行的小微服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外部挑战。在成本压力方面,小微企业在民生市场主体中占比较高,当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时,还款能力恶化,导致小微信贷不良率的风险攀升。在收入压力方面,大行的挤压和监管的收紧也带来双重负面影响。尤其中小银行面临与助贷机构合作出资的互联网贷款余额总量限制、异地放款限制等,直接倒逼助贷合作模式仍需改造。二是内部挑战。表现为风控、获客和科技三大难题。在风控难题上,大行下沉导致中小银行不得不进一步耕耘下沉市场,被迫开发风险更大的长尾客户,对风控能力提出严苛要求,短期内需要快速升级风控模型,而中小银行恰恰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更加迟钝、匮乏。在获客难题上,受监管要求,中小银行未来只能区域性经营,导致获客受限和空间受限,而中小银行的物理网点的增加又很难在短期甚至在中长期内快速解决。在科技难题上,资金不足和人才短缺也导致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缓慢、滞后,而简单的技术升级又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从而自限于技术瓶颈。具体中小银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

1.规模体量小。中小银行呈现蜂群效应,主体数量最多,在普惠型小微贷款体系中整体累加占比份额最高,达到46%,接近一半,是名副其实的小微金融体系主力军。但是,中小银行由于单体能力相对不足,每家中小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仍然较低。

2.考核权重小。目前中小银行在设置考核指标时,经营规模、风险合规考核权重占比高,社会责任指标权重小。部分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指标权重不足10%,未按《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执行。

3.落地产品少。中小银行一直努力在产品上寻找突破,不断推出普惠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这些产品向市场推广和落地过程中,受多方因素制约,真正发挥作用的产品有限。

4.贷款利率高。中小银行没有大银行自身优势,只能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范围内)来吸收存款,从而造成中小银行贷款利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5.科技支撑不足。在产品创新方面,中小银行科技支撑不足,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面临很多困难,通过科技赋能来支持中小银行深耕本土,打造本地特色的场景、连接本地客户社交生态,通过科技链接内部和外部要素,盘活数据新资产,升级数据赋能的业务运营创新场景,建立技术共享能力支持产品创新的能力不够。

6.资源配置不到位。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人、财、物等配置缺乏倾斜和单独切块。中小银行信贷资源分配不平衡,处于对信贷资金的安全考虑。

7.风控覆盖不全。由于小微企业从业行业广,普遍规模小,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弱,导致风险点较多,但中小银行现行的风险控制制度不全,风险点暴露不全、覆盖不全。中小银行为了规避风险目前的做法就是强担保强抵押,信用贷款占比低,粗放式风险管理限制中小银行业务发展。

下一步,建议中小银行从以下几方面措施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一、“组织管理”加快健全

总行层面,加强顶层战略规划和组织推动:在董事会和管理层设立专门委员会,统筹制定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推进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分行层面,健全服务机构:在一级分支机构成立普惠金融部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延伸服务半径,让销售、风控、产品研发和科技能够在小微业务应对上更加敏捷,形成合力,从而提升小微服务能力。

二、“内部机制”加快改革

(一)流程再造突破,实行“一加一减一强化”

一加,即建立商机快速反应机制。在分行、一级支行建立普惠型小微企业需求直通车,由一级分支行收集辖内网点关于改进小微企业营销、服务的建议,新的金融需求特征等信息,按周汇总发送总行予以研究、解决。一减,即对现行业务办理流程,尤其是信贷产品、渠道产品的申请办理流程进行再精简。一强化,即要强化产品跟进流程。在维护客户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客户的产品使用情况、存在的意见和建议,为产品优化找准现实依据。

(二)考核机制突破

为确保完成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户数“两增”目标,中小银行制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制度,将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增加考核占比,强化制度引导,通过结合各分支机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合理制定营销目标任务,实行按月考核通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各分支机构营销积极性,共同助推完成“两增”监管指标。增加普惠金融在分支机构和机构负责人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降低小微贷款利润考核权重,增加小微企业客户服务情况考核权重。

三、“贷款产品”加快创新

今年市场主推“供应链融资贷”“政采贷”“电子保函”“税易贷”等普惠信贷产品,加强科技系统支撑,利用“互联网+风险大数据”机制积极推出全流程线上审批及风控系统业务,拓宽“银企担”合作渠道,灵活贷款担保方式,企业没有抵押、保证也可向中小银行申请贷款,实现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100%满足信贷需求,提升信用贷款在中小银行的占比。

四、“内部资源”加快配置

总行及各分机构要在“人、财、物”上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营销予以重点倾斜。

1.贷款规模倾斜。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控制上要“广开绿灯”,不能随意占用。

2.财务配置倾斜。单独切块专项费用用于普惠型小微企业营销奖励,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营销拓展单笔计价奖励力度。对普惠型小微企业适度降低利润考核。

3.物资配备倾斜。对在营销中涉及系统、软硬件、POS机、网银等设备或设施,要优先配备,优先安装,并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五、“经营风险”加快控制

受小微企业抗市场干扰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因素影响,中小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营销维护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经营风险。尤其对贷款业务,要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要实现“密监测、快处理、巧化解”,关注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在经济下行时有效防范小微企业的大面积违约风险。加强小微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建立风险点覆盖全、不同行业不同风险把控标准的一套制度。

六、“货币政策”加快争取

中小银行要继续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各类货币政策,努力争取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的支持,将人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在体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惠民政策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七、“单位合作”加快深化

中小银行要加强与担保公司、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就业局、工信局等单位的合作力度,解决小微企业贷款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区域内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八、“科技支撑”加快推进

中小银行对数字化转型在态度上已有共识,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构建与中小银行适配的科技建设路径需要监管与市场共同努力。目前,中小银行在抱团研发方面已经取得成功实践。一个是农信社体系,现在很多省联社搭建银行核心系统、风控中台等,对省内各地市农商行和农信社统一进行赋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系内规模效应。另一个是城商行体系,山东城商行联盟由众多城商行构成,联盟为成员行提供核心业务系统、互联网金融系统、外联业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批城商行的共性化科技资源整合,满足一些共性化科技需求。下一步,中小银行强化科技能力支撑,加大科技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提高科技机构支撑力,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及关键技术应用的自主可控。通过服务架构及中台战略,解决中小银行机构系统“烟囱多”,运维发展难及技术人才受限等挑战。通过分布式极致解耦设计,组件化业务中台实现高复用、可延展、易拼接、快上线及热插拔,高度适应业务规则的变化与扩张,实时上线。最终将这些科技能力全面输出应用到业务、风险、运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

九、“大数据体系”加快完善

中小银行的困难在于自身数据不够大,需要外部数据合作,包括接入政府信息数据,这需要做政府更广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小银行要深化与政府部门合作。在渠道端,中小银行要推出普惠金融APP,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管家式”服务;在产品端,中小银行要继续打造“普惠速贷”等线上信用贷款产品,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将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提升至分钟级甚至秒级。

十、“批量获客”加快提升

一是实现网格化经营,加强数字化赋能客户经理,提升人均管客效能,建立区域客户经理与小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关系。相比线上获客,网格化营销会是未来小微批量获客的主要模式,且更具有操作性。二是在场景和渠道获客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合作模式,如连接更多生态合作伙伴,通过技术赋能小微企业,根据小微企业场景需求提供更多小微客户经营软件等。(文 / 任国佼)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涛.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潜在挑战与政银企能力提升[J].西部金融,2020(07):64-68.

[2]欧阳日辉.中小银行助力中小微企业跨越“生死线”[J].金融电子化,2020(06):26-28.

[3]崔联会.构建中小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命运共同体”[J].中国农村金融,2020(06):18-20.

[4]安嘉宁.中小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J].管理观察,2017(29):157-158,163.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