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思考分析
2021
04-02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思考分析

摘 要:在新经济常态下,随着我国经济模式和就业模式的不断改变,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因此,各大学院校与政府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完善教育体系、开拓就业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率提升,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经济;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的意义

(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而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主动向基层和小微企业发展,把握经济新常态下赋予的机遇,在积极的创新政策与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良好的就业情况对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父母的供给,而毕业后,这种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就会断绝。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一直无法就业,就会无事可做、闲散度日。而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保障其经济来源,促进其个人发展,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与其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几乎饱和,导致一些大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而大部分大学生依然想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另一条出路。创业是社会就业的新动力,它可以带动大学生的就业,还可以在社会上产生积极效应,刺激整个经济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发展活力。

二、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受重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大三或者大四即将毕业离校的班级,几乎所有大学的所有专业院校都会开设这门课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实际的作用,把教学重心放在了主修的专业课程上,从而忽视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尽管学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大多数教师都是带着学生过一遍教材,将里面的主要知识点讲解一下,并没有将专业课程与当下社会的形势进行结合分析,没有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涉及多专业、多领域知识的应用型课程,对于就业指导教师自身展业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许多大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由其他专业的老师代课,学校并没有为这门课程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教师一人身兼多职就会无法兼顾所有课程,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教课程,从而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未能掌握到真正有用的就业技巧。

3.由于大学里的专业非常多,学生毕业后也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因此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需要涉及每个行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些行业的市场情况、就业前景,以及学生找工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必备的专业技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都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既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持,也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就业指导往往脱离市场实际,严重限制了就业指导课程作用价值发挥。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场环境的外界因素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毕业就业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上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许多大型企业会专门针对各大高校开设人才招聘渠道,以吸入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毕业生,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等对其进行培养。但是,由于大学生刚出学校,没有社会经验,企业能给出的薪酬并不会很高,这就会导致许多应届生心理产生一定的落差。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学历,应该获得与学历同等高的报酬,对眼前的就业机会并不珍惜。

2.部分大学生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往往过于执着“找专业对口工作”。他们认为自己花了四年时间学习这个专业,付出了时间与精力以及金钱,毕业后应该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在实际找工作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少之又少,许多企业招聘的岗位跟其专业没有任何关系,便会从心理上呈现出一种抵触心理,难以实现顺利就业。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就业保障及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陆续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但这些就业政策措施往往只能解“燃燃眉之急”,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策略

(一)学校要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学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对自己即将面对的“战场”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就业率。学校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为主修课程,增加其课时数,将该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整个过程,使其成为一门常态化教育学科,促使学生从踏入大学校门起,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就业知识引导,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

2.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配置专业的指导教师,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其快速找到心仪的工作。同时,学校还要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度以及教学能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分析和建议,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

3.就业指导课程应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就业实践性教育,带领大学生做好市场调查分析,使其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现状以及企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存在哪些变化,从而引导大学生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明确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使得大学生未毕业前就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大学生要积极转变自身就业观念

1.大学生要改变自己眼高手低的心理。在就业前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能力与特长,降低自己的姿态,以学习和锻炼自身能力的心态去找工作,珍惜每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

2.大学生在求职期间,首先要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当无法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时,也不能盲目坚持,应适当放宽要求,不再拘泥于“专业对口”,积极努力尝试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三)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

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提升大学就业率,政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决:

1.政府要加强大学生毕业就业的保障措施,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档案存放问题、党组织关系转移问题、户籍落户问题以及社保问题等进行改革创新,例如,减小跨区域间社会保障制度差异,统一城乡户籍人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地域歧视。

2.政府需要对就业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对一些违法经营或者欺骗求职者的皮包公司进行管理,严厉打击部分企业扰乱毕业生就业秩序行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让他们对社会多一些正面印象,从而对求职就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也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常态下严峻的市场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错误也大大影响了其就业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各大学院校、政府以及大学生三方结合,通过改善大学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正大学生就业观念,并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等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路径进行不断创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文 / 斯提尼沙·吐尔逊)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传媒学院学工科)

参考文献

[1]曾淑文.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J]. 继续教育研究, 2017(2):94-96.

[2]牛春明,孔微巍.新常态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89-91.

[3]张常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13-114.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