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快讯 > “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报道 连云港:加强民生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 向共同富裕全力冲刺
2025
08-09

“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报道 连云港:加强民生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 向共同富裕全力冲刺

“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报道            连云港:加强民生建设 推动城乡融合 向共同富裕全力冲刺 - 第1张  | 大陆桥视野

8月8日,连云港市“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第四场发布会顺利召开,本场主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连云港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更好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共同富裕实践取得新进展。

富民增收成效更加凸显。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372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66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81015元提升至2024年的101641元;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的32295元提高至2024年的38085元,年均增长5.6%,增速较江苏省高出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稳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21年的21038元提升至2024年的25387元,年均增长6.4%,分别较全国、全省年均增速高出1、0.6个百分点。

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1.87降至2024年的1.76,消费支出比从2021年的1.69降至2024年的1.55,农村消费潜力释放。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粮食总产73.8亿斤,新增高标准农田5.65万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9%;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示范合作社3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2家。县域特色产业壮大:六大百亿特色农业产业成规模,农村电商融合发展,“连天下”品牌带动就业,2024年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565亿元。

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就业服务优化:“十四五”以来新增就业25.4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7.8万人,创业8.2万人,减征社保费23.5亿元。社保水平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十三连涨”,企业与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较“十三五”末分别增11.7%、49.7%;医保覆盖率97.87%,城乡低保统一提至692元/月。老幼服务扩容:建成30个街道养老中心、1624个社区养老站点,106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全覆盖;托育机构272家,提供托位数1.83万个,苏北地区率先颁布实施《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

公共服务优质升级。教育扩容提质:“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116所、幼儿园81所,新增高中学位4万个,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5%。医疗服务优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先医后付”全省推广;设296个基层专家工作室、81个联合病房,基层特色科室覆盖率超80%。城市功能焕新:改造老旧小区520个(惠及8.94万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392套(覆盖率26.6%);打通“断头路”、建公交专用道,新增口袋公园154处、开放绿地33处,居民生活空间持续改善。

人文和谐之美可及性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品牌持续擦亮,涌现全国重大典型13人(组),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超5700个、志愿者160万余人。文化供给优质丰富:万人文化设施面积3946.39平方米,拥有6项国家级非遗、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送戏下乡超1万场,13家单位入选省级四季村晚示范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A级景区46家(5A景区2家、4A景区14家),2024年接待游客5586.26万人次,文旅融合体系持续完善。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物质增长与精神提升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连云港版本”。

激活共同富裕内生动力。拓展就业容量: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发高质量岗位;完善特色就业政策,发展新兴产业与劳务品牌,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优化就业服务: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布局家门口服务站、零工市场,推广“港城快工”即时用工平台。帮扶重点群体:推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联动高校教学与就业;依托“就在港城”平台动态推送失业信息,深化劳务协作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构建共同富裕均衡格局。建设和美乡村:做强食用菌菇、海淡水产等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培育水晶、穿戴甲、海鲜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深化城乡融合: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升级与城乡互联互通,引导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下沉;优化落户政策,提升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建立分层分类帮扶与社会救助体系,防止返贫致贫。

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底座。健全社保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引导居民参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推进工伤保险全覆盖;调整养老金、失业金水平,落实困难群体代缴政策。保障群体权益:完善困境儿童、残疾人保障服务,推动新就业形态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优化老幼服务:构建“医康养护”一体化养老体系,统筹优生优育优养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稳固共同富裕基础支撑。教育优质共享: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城区优质校+乡村薄弱校”结对帮扶,保障普高学位供给,强化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医疗服务升级: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县域就诊率超90%;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先医后付”等改革改善就医体验。住房保障强化: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制定城镇保障房规划,完善申请分配与租金动态调整机制,解决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

厚植共同富裕文化基因。精神文明深化:实施公民道德与文明乡风工程,放大“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品牌效应。文化事业繁荣: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转化山海、西游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优化场馆开放机制。文旅产业提质:培育旅游演艺、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借力江苏省运会、城市足球联赛提升影响力,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文 / 徐姗姗)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