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谈图书编辑的责任与担当
2020
08-13

谈图书编辑的责任与担当

摘 要:本文从图书编辑的责任与担当视角出发,对图书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做了阐述,以期图书编辑在从业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图书编辑;责任;担当

图书是储存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具备文化事业和产业属性,推进出版业发展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绝大多数出版社逐渐从事业体制转向企业制,加之市场经济的深化与网络技术的飞跃,出版业焕发了新的活力生机。但市场化也同样给出版业带来一些问题,如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出版物质量良莠不齐,等等。为此,图书编辑更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勇于担当,提升责任意识。

一、图书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图书是一种特殊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文化属性,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对人们的行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可以说,出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图书内容导向与质量的把握尤为重要。出版首要的任务是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管理法规规定,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同时依据读者和市场需求,积极进行选题策划、丰富内容、提高质量,推出受众喜爱的图书。实现这一目标,编辑工作是图书出版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编辑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图书质量。

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社转企后,市场化程度加深,导致出现了一批跟风炒作、哗众取宠的图书,如各种以养生为卖点却无任何科学依据的图书。这些图书的出版极大扰乱了行业的正常秩序。更有甚者,一些图书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导向问题,宣扬“西化”“分化”“双泛”以及所谓“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内容,替西方敌对反华势力张目。这些问题凸显了图书编辑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在兼顾图书经济效益的同时,编辑还应承担起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正确出版方向、政治导向、价值取向,准确判断图书内容是否能够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受众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起到正向作用。因此,图书编辑在做到具备专业能力、敏锐市场嗅觉与创新意识的同时,还应坚定“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出版行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二、图书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急功近利

出版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主流和趋势,但也使出版界出现了一些浮躁现象,如单纯追求图书出版的数量与速度,对图书编辑实行量化或数字化考核,片面统计编辑策划选题多少、使用书号多少、产生经济效益多少等。单一的评价指标打乱了编辑的工作节奏,使其变得浮躁与急功近利,出版规律抛之脑后,不复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耐心,“大跃进”怪象频现,有的同时兼顾几本图书的审校,有的一年动辄审稿几百万字,不符合实际的指标难以避免地造成了出版质量的下滑。更有甚者,为了应对这种量化评价体系,有的编辑自动忽略了更具创新性、更高水准但需耐心打磨的高质量选题,只要书名足够吸引人,即便内容质量不高甚至重复,为了经济效益,便去操作出版。一个图书编辑专精的领域是有限的,为了搏取利润,一些图书编辑进入不熟悉的出版领域,结果就是让一些内容十分粗陋的图书进入了市场,出版行业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

(二)过度市场化倾向

转企改制后,一些出版社片面认定自己是企业,忽视了出版的文化事业属性,单纯追逐所谓的利润率,这种观念使编辑也产生了过度市场化倾向。有的编辑责任意识逐渐淡化,重数量轻质量,忽略社会责任,“三审三校”流于形式,有时为了赶上销售旺季,对质量不管不顾,造成粗制滥造的图书大量流入市场。此外,编辑的“跨界”审核与敷衍的工作态度,也使图书内容出现了许多常识性错误,贻笑大方的同时对读者起到不良引导作用,造成社会各界对出版社及编辑职业产生了不良印象。

三、图书编辑应扛起责任、勇于担当

编辑是图书的“第一读者”“特殊读者”,编辑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质关乎图书的真实准确生动,对出版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履行社会责任

出版业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对现实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编辑首要具备的即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把关意识,社会责任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编辑要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好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对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确保出版物内容导向正确。在具体编辑工作中,要加强图书选题、内容把关,加强图书整体基调、格调、品味把关,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杜绝宣扬“双泛”和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等内容的出版物。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确保“双效”

图书是一种特殊文化产品。因此,编辑应当时刻注意其对人们思想道德产生的影响。经济效益不是图书的全部,图书的审美、历史与认知价值等更需要关注与重视。进一步讲,多数时候,图书的价值是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一致时才得以产生的。但有时,图书的社会效益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方能彰显,其经济效益方能体现。时间是图书内容的提炼者,也是图书质量的检验者,真正的精品力作历久弥香。编辑只有沉下心来,永葆文化情怀,保持工匠精神,抓好图书质量。什么作品会成为经典无法预测,但质量不过关的作品永远无法成为经典。编辑当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对作品的宏观把控,还是对作品的细枝末节,都应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出版更高质量的图书,才能达到“双效”统一。

(三)提升图书质量

导向是生命线,质量也是生命线,二者缺一不可。提升图书质量,是编辑的当然责任,必须把“三审三校”落实到图书编辑全过程。要坚守出版职责,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专业能力,从策划选题到编辑加工,把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出版有益于社会并受到读者欢迎的优秀作品。
作为出版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编辑对促进出版行业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编辑必须锤炼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不骄不躁,努力创新,始终把打造出版精品作为自身的使命任务,为促进出版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文 / 许维丽)

(作者单位:新疆人民出版总社)

参考文献:

[1]韩志.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12):47-48.

[2]郭丽华.市场经济背景下图书编辑出版责任研究[J].中国报业,2019(03):102-103.

[3]张靓.论如何解决图书编辑出版中的质量问题[J].传播力研究,2019(08):107-108.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