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研究
2023
10-18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人民生活水平、社区冲突管理、居民生活安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城市社区在法治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社区治理法治化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职能定位不清,社区居民在治理中的参与不足,缺乏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服务等。针对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能力,为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区治理;法治化;基层社会治理

一、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助于调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区治理是指在法制化、规范化的前提下,由政府行政组织、社区组织、社区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社区治理法治化是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是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政策的积极响应,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基层治理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社会、服务群众。

二、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现状

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因而,在社区治理中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正视优势,处理劣势,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以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社区党组织在众多社区治理主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领导核心功能,即“政治领导功能、利益协调功能和文化导向功能”。(1)党的政治领导功能。一是在对社区居民委员会讨论的重大问题的最终决定上;二是协调社区内的各种组织,引导建立平等地沟通协商对话;三是领导社区内的自治活动。(2)党的利益协调功能。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通过制定和实施公正合理的政策,协调各方面利益,统筹兼顾、平衡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3)党的文化导向功能。社区党组织通过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动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治理主体树立服务社区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二)社区治理法治规范、意识、执行一体推进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形成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与地方层面的法规制度的精确分工、密切衔接的法治体系,为社区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管理制度。在社区内建立法律服务站点,由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等组成社区法律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众多法院顺应网络化趋势,为了方便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请求,还建立了专门的电子诉讼服务平台,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即可通过调解或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为群众提供了简洁方便的维权途径。

(三)社区治理法治氛围的烘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人口和社区问题日益增多,加强社区治理法治化对于保持社区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在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社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逐步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水平和法治意识,在社区形成了自觉遵法、守法的法治文化。通过法治化来规范社区管理行为,减少社区管理的不公正和不透明,避免社区管理滥用权力和不当管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强社会稳定。社区管理者在社区治理中依法履行其职责,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这有助于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面临的挑战

(一)社区治理法制体系仍不健全

对于城市社区治理我国已经颁布了众多相关法律,但是国家层面的社区治理专项法律规范并不完备。有关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物业管理条例》为主,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现有的条例仍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在社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社区治理法律体系从表面上看以《宪法》为原则性规定,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性规定,有中央到地方各类规范性文件从上至下构成的层次清晰的法律框架。但《宪法》和提供原则性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处理具体案件时,不能充分参照法条之规定,给审判人员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社区治理法治手段有待提升

社区治理法治化是多元主体依靠法律参与社区治理。居委会承担了超越自己职权的过量行政工作,相对地缩减了本职工作的范围和时间,无暇顾及社区内社区居民关系调节、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生活保障以及制定自治规约等现实面临的问题。在实践中,部分地方没有很好运用法治手段,有的处理问题方式简单粗暴,缺少公民参与和必要的论证,依靠暴力手段直接推行。我国对城市社区虽然有诸多研究,但是运用法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尚不充分,缺乏充足理论根据来指导实践操作,会导致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难以解决具体实践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法治社区建设的需要。

(三)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意识淡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社区居民习惯于将社区里发生纠纷用传统的方式解决,找居委会的人依靠“人情”去协调,找邻居评个理,接受私下协商而对烦琐的法律程序望而却步,用法律理清这些家长里短是不现实的。且居民认为社区治理工作与自己无关,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意识相对微弱,对社区治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不够了解,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能力不足,社区治理活动内容单一,群众参与渠道不通畅,群众参与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群众对基层自治组织工作认可度低,对基层干部不信任等。

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具体路径

为实现新时代对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新要求,社区治理的法治化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弥补不足迎接挑战。综合考虑我国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状况,可以从法律层面、社会层面、治理主体层面和法治意识层面等方面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健全社区治理法律规范体系

完善立法内容要在制定、完善全国性的法律的基础上重视制定社区治理地方性法规,考虑每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地方差异性,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础上,发现社区现实面临的问题,制定能够解决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的社区治理地方性法规。同时,每个社区内的居民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立法,使社区制定内容和程序合法的居民自治规约等软法。在立法程序上,必须遵循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立法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应当广泛听取和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通过听民意、问需求,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促进社区民主参与和决策。在社区治理中为了使法律发挥作用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对法律的监督。

(二)加强基层协商治理的法治保障

在实践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道路上,社会组织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开放、民主的参与渠道,能够使社区居民形成强烈的参与感。第一,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社会组织遵守法律,确保社区社会组织的合法、有序和规范发展。第二,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网络,为社区治理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方便社区居民进行信息交流和服务获取。第三,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社区社会组织要积极地行使权利和认真地履行义务,通过学习优秀社区的经验和多渠道参与培训来高自身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第四,社区社会组织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社区社会组织向政府汇报自己工作的经验,同时政府也要监管社区社会组织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总之,通过多种措施来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不断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保障。

(三)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第一,发现本社区中对社区的事务较为熟悉且能够顺利和社区内的居民建立联系的志愿者纳入社区治理法治工作队伍中,既可以增加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具有高素质、有志向、有道德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也可以加快社区治理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第二,根据社区治理法治化的需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机制,通过培养专业法律人才,以及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法律知识教育,提升社区治理中法律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三,引进外部具有较高法律知识人才加入社区治理中。通过出台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包括司法工作人员、优秀律师团队等参与社区治理中,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从而缓解法律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法治工作队伍并不断提高其素质本领,为促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提供法律人才保障。

(四)培养居民法治意识

只有将法治意识潜移默化地根植居民生活中,培养法治意识,社区治理法治化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使居民能够知法守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第一,定期开展法律教育活动。社区可以定期邀请法律专家或工作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围绕提高社会法治意识,推进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第二,制作法律宣传材料。社区可以制作各类法律宣传材料,如宣传画、宣传单、宣传视频等,通过发放、张贴、播放等方式,定期总结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让居民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第三,加强法律咨询服务。社区可以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点,及时为居民提供及时恰当的法律援助。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推进社区法律援助事业。搭建普法公用平台,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发挥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第四,法治文化不应该仅有单一的表现形式,应该考虑全体社区居民,呈现出不同年龄、性别、知识水平、职业分工、教育层次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法治文化宣传。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厘清基层社会与国家、基层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治理逻辑和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法治中国重要举措。大力提升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局面,推动和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为法治中国打下扎实的根基、营造良好的氛围。
(文 / 周艳 邱一松)

【项目: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新疆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XJNU202102)。】

(作者简介:周艳,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社会治理研究;邱一松,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本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而奋斗[R/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1026/c1024-32551597.html.

[2]高鸣,王兵.和谐社区的法治化建构[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何放.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0.

[4]张春照.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8(06).

[5]鲍绍坤.社会组织及其法制化研究[J].中国法学,2017(01).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