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2020
08-1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则需要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如何发展农村人才等都成为了新的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教育公平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制定的战略。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去农化日益明显。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下发展既与时俱进又根植于乡土文化,既实现教育公平又促进身心发展的教育是当今时代乡村教育的新课题。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本上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因此,乡村教育也是振兴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一方面要解决如何在新时代下结合乡村特色发展具有乡土文化蕴含的乡村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储备农村人才。另一方面要着重关注乡村少年的精神和人格发展,培养乡村少年乡土情感与乡村文化自信传承乡村文明,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城市的现代文明,做乡村文明的传承者,现代文明的接纳者。

一、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存在“农村”短板,城乡青少年发展差距大

长期以来,我国的乡村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一直没有获得和城市教育同等的待遇,并且短期内差距是难以消失的。农村的教育短板,既是地域环境的地理环境问题,又是城乡二元制发展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农村和城市相比较,一方面经济发展呈现弱势,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环境差距大。另一方面,人员大量流失,包括教育人才在内的各领域人才都处于稀缺状态,不但缺教师,还缺学生,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乡村教育缺乏优质的资源和令人满意的教育质量,因此,乡村教育应该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寻求更加便利的教育方式,弥补乡村教育因为学生人数、教师资质、自然环境的差距而带来的不便,向学生提供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缩小城乡青年发展差距。

(二)办学条件差,优质资源供给量不足

办学条件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是衡量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基础。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丞待改善,面临学生少、学校少、距离远、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优秀青年教师“留不住”,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

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一环。没有素质过硬、具备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乡村教师队伍,往往难以缩小城乡学子之间的学习差距。但是目前,较多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的年轻教师,乡村教师将乡村学校当做升迁的跳板,学校学科结构常年处于被破坏的囧地,无法做到“一课一师”,往往是一个教师担任多种科目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年轻教师留不住的后果加重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学历结构普遍偏低,没有接受正统的师范教育和学习,影响教育效果。

(四)照搬城市教育模式,无法发挥乡村教育特色

我国城乡经济、生态环境、文化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采取的都是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没有发挥出农村的乡村文化特色,更多体现的是城市化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区别于城市,农村的发展有自身特色,农村农业发展也区别于城市工业发展,因此教学应该有自己所特色。同时,乡村教育除了帮助农村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有效地促进乡村青少年精神品格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充分利用好乡村儿童的本土优势,培育出有强烈的乡村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既可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现代化生活,又愿意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的乡村人才。

二、乡村教育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时期农村教育的价值目标主要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阻止贫困代际传递;防止乡村陷入“现代化陷阱”,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树立乡村文化自信。

(一)互联网方式弥补教育短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弥补边远山区农村学生少、老师少、教育资源少的困境,要大力推进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发展“互联网+教育”式在线数字教育,完善视频会议室、直播录像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信息基础设施,通过网络线上教育+网络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村学生享受和城市学生相同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弥补乡村教育短板、解决乡村教师的师资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提高教师待遇,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

乡村教育的发展与乡村教师的引入有根本性的关系。因此,如何吸引、留住优秀、富有乡村情感的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首先,制定激励机制,合同规定任期满三年并做出成果的优秀教师可以升迁或者调转,若业绩不达标则不能升迁、调转。同时,提高乡村教师薪酬待遇。农村学校学生少且大都住校,乡村教师自身比城市教师工作辛苦,压力也较大,因此,留住乡村教师必须从薪资待遇入手,合理地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其次,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一方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培养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教育环境

农村学校的基础办学条件是农村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但是仍有需要加以改进的环节。首先,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开端,但是长久以来农村教育忽略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农村幼儿园在各省市农村已经逐渐建立,但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幼教的水平却仍待成熟和完善。其次,体育健身设施存在不足和老旧的问题。城市学校大多都有体育场地,但是对于有的偏远农村学校来说,这些都还缺乏。当今我国教育一直倡导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农村教育对于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体育课的授课方式可能也没有融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最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也是改善农村教学的一个重要设施。“互联网+教育”式的优质数学教育资源,既可以解决乡村学校学科没有教师的困境,帮助学校开展正常教育工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科知识,有效解决了农村教育的信息壁垒问题,向农村学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调动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重振乡村教育优质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经济为前提的,而乡村战略要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如何向农村提供优质教育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提高乡村教育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政府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开发具有新时代农村特色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着力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体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塑造文明乡风,为乡村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提升教学资源质量。吸纳社会力量,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TJZZ19-31)。】

(作者简介:温志强,天津师范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刘楠,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公共安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彪,付云,鲜兰.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领导科学,2019(17):47-48.

[2]赵君,李谦.浅谈我国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J].管理学刊,2009,22(02):64-65.

[3]寒门何以出贵子?——教育在阻隔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2019(05):15-16.

[4]杜尚荣,刘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内涵、逻辑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9(09):59-60.

[5]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103-104.

[6]候风云,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J].理论学刊,2004(02):42-43.

[7]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新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05):109-110.

[8]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03):75-76.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