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丝路经济管理 >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2023
08-15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以A大学的学生为例

摘 要:为探究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我们采用了经济收入表、大学生活满意程度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幸福感量表,并且从A大学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抽取了400名学生来填写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庭经济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一般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学生在大学的幸福感会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经济收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这也成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环境、心理等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经济收入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关键词:家庭经济收入;幸福感;生活满意度

一、被试与方法

(一)被试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我们从A大学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其中200名女生,200名男生。这次抽取的学生中有15个学院、52个专业,3个校区的本科生。

(二)方法

我们采用了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内容包括(1) 幸福感;(2)生活满意度;(3)积极情感;(4)消极情感;(5)某地区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在学校抽取一些学生做问卷调查,最终我们收到了400份问卷,参与问卷的同学积极配合,效率较高。

二、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问卷

为了解被试的基本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般情况调查卷,主要调查学生个人的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问卷

我们做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我与大多数朋友的相处方式很好;(2)我在学业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3)我在学校里感到不舒服;(4)学校的大多数饭菜好吃不贵;(5)我基本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6)我的朋友都愿意帮助我。每个问题都有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不符合五个选项内容。

(三)PANAS量表

PANAS量表分为两个部分,包含积极情感层面(10名词)与消极情感层面(10名词)的情绪描述词,总共20个名词。将受试者感受、反应及认同程度为评定指标,采用五点量表级分方法。

三、调查内容分析

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体悟,是人们对生活、对人生所拥有态度的总结。美国科学院院报2010年9月刊登了普林斯顿大学Daniel Kahneman的文章。他研究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尽管当达到家庭年收入7.5万美元时,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上升曲线基本呈线性提高。所以为了探究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是否也有同样的影响,我们抽取了A大学的学生,来帮助我们研究家庭经济收入对某地区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收入能带给人很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但不能决定全部幸福感。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对幸福感的理解想法不一样,所以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在战争年代,人们的幸福很简单,和平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在和平年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对幸福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经济收入是密切相关的,家庭经济收入高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对较高。

本文对比了不同生活费的学生心理的差异,大学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以及情绪的差异,从而得出我们要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家庭收入的大学生社交能力、社交圈、合群能力等情况来综合分析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四、结果

(一)幸福感与经济收入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收入越高的家庭其主观幸福感也普遍较高,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收入高的家庭可以给大学生的生活费就高,钱多了,就可以干他们想做的事情,买他们想买的东西,吃他们想吃的美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因为他们不需要每天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相反,低收入的家庭给不了学生这么多生活费,相比之下,一些人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往,不愿与人交流,觉得自己融不进别人的社交圈子,这也是导致他们幸福感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是多元的,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对的,比如将一个中等收入的群体放在高收入人之中,他们的幸福感肯定会下降,但是如果把中等收入的群体放在低收入人之中,他们的幸福感就会提升。

(二)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

因变量。因变量是幸福感水平,通过对学生测量问题的回应进行测量,具体测量问题为“我觉得我的生活幸福?”有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不符合五个选项。

自变量。把家庭经济收入和影响学生幸福感的生活满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当作自变量。经过我们的分析发现,A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感是不一样的,新入学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年纪的学生幸福感是逐渐下降的。

生活满意度是人对生活状态是否满意的综合认知评价。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也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根据四种体液的不同,把人分为了不同类型的四类人。之后也有一位罗马医生盖伦,他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确定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在学校生活满意度方面,抑郁质要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气质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不善于与环境保持亲密关系,他们会经常多愁善感,让负面情绪放大,甚至会每天闷闷不乐,所以他们的幸福感指数也相对较低。

情绪是由生理、行为以及主观心理变化构成的一种复合的序列。H(幸福的持久度)=S(你幸福的范围)+C(生活环境)+V(你自己的可控因素)。

S(你幸福的范围)可能是你天生的乐观个性限制了你幸福的上限,但另外两个因素C和V则可以改变并提高幸福感,即使你生活的环境可能很难改变,但幸福至少还有50%的可控因素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因此,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大学生的生活都很重要,它们会影响人的幸福感,但人的幸福感并不完全由天生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所决定,真正的幸福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三)影响幸福感的其他因素

根据我们的调查,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除此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比如人格特质、自尊、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等。

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秉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人格五大因素(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其中,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主观幸福感。同时,外倾性是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主要而稳定的预测因素,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神经质是负性情感主要且稳定的预测因素能够降低主观幸福感。

自尊。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自尊和幸福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系——也就是说,自尊的增加会导致幸福感的增强。爱尔兰的另一项小规模研究也表明,良好的自我评价对幸福和生活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李玲采用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自尊既可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以消极应对这一指标为中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自我效能感。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较高,即自信心强,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幸福较多。

人际关系。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跟踪研究,对不同阶层、不同族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群体调查采访,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并且分析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研究的结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人幸福关系的最大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缓解压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获得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建立掌控感。

五、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建议

(一)激发积极的感知通道

一个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从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角度而言,就需要分析个体对幸福的相关认知功能,经常激发、觉察并体验愉悦的情绪,唤醒养成追寻并创造幸福的意志力,并付诸行动,这样通过“联动、融通”自身的认知思维、情绪情感、意志力及人格特质这些心理机能,积极发挥有效的心理资源,激发自身的“幸福细胞”,增强自身积极的正能量,提升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最终发展成健康人格。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指导和教育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校期间,努力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和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磨砺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完善自己,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不怕困难,自信自尊,自强自立,从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三)培养正确的幸福观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幸福感高了,人们自然也就觉得生活美好了。但是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幸福,以为有钱就是幸福。因此,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幸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培养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进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四)教师的正确教育与公平对待

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各个方面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爱生如子,把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提高自己的水准。老师有了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才能愉快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下,才会觉得温暖。

综上所述,家庭经济收入对某地区A大学的大学生的幸福感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学生的幸福感相对比较高;家庭经济收入低的家庭,大学生的幸福感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家庭经济收入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大学生所在的环境等对他们幸福感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大学生幸福感这个问题。
(文 / 张学瑞 魏梦圆 蒙冰 张瑞峥)

(作者简介:张学瑞,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家庭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魏梦圆,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蒙冰,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张瑞峥,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用军,朱华山,朱金陵.云南省大学教师整体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397名大学教师的调查为中心[J].当代教师教育,2010(3):3.

[2]申正付,杨秀木,孙雪芹.人格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303-305.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