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关于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2023
06-13

关于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摘 要:在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工作中,普遍存在如水利工程进出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性不高、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以及农业化肥水源污染超标等问题,对农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河长制战略的实施,农村水利工作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有力地践行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在改善农村地区水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河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农村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有效推动农村水利工作的长效管理,更好地实现保护农村水环境,提高农村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河长制;农村水利;长效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河长制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实施,不仅有效地预防了农村地区洪涝灾害发生,加强了农村污水治理力度,同时还普及了节约用水意识,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为实现对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并让治理水污染变成常态化的工作,更要确保河长制的顺利推行。一是让各级党政负责人的职责得到全面落实,由此增强区域防灾、减灾的能力;二是维护好区域的河湖健康,让工农业生产有充足的水资源供应,以此达到保障当地群众合法权益及为群众提供优质供水服务的目的。全面达成上述目标,方是对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良好展现。

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推广河长制的意义

基于美丽中国的建设背景,有关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被更多人所认知,继而也积极加入到了治理水污染与保护水环境的队伍中。然而,由于传统管理模式有诸多弊端存在,而河长制的应用效果又十分突出。因此,更应积极展现河长制的运用价值来促进水利工程的长效管理。当然,期间也需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需求来完善管理的制度及模式。河长制,是由党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各级河长,全面统筹管理河湖、水渠、水库等水利工程,让复杂的水环境问题得到改善,从而维护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为民众的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实践表明,新时期运用新型管理模式不仅掀起了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浪潮,同时还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如此,应用河长制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各方主体的责任及义务也变得更加明确,这对从根本上遏制水污染的蔓延、恢复河湖功能以及落实各项水环境治理措施均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河长制推行中应遵守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

长久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生态建设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地区会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选择牺牲环境,环境的大肆破坏不仅使得自然灾害频发,也为日后的发展建设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因此,强化水生态的保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要切实维护水生态的发展稳定,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要协调好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由此方能维护好区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平衡,继而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二)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合作原则

由党政领导干部担任河长,也对其责任心及业务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同时,考虑到管理河湖的过程还可能遭遇更多阻碍,积极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和各部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水利管理新格局,以此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河湖治理成效的目的。

(三)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原则

面对不同地区不同运行状况的河湖,各地在推行河长制时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此同时,各地也要积极采纳与当地河湖治理实情相契合的管理理论、经验及策略,这样才能确保治理的有效性。对于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也要选用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不可一刀切。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以及保障机制,使得各种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从而为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效化展开提供保障,将河长制引入到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等领域能发挥出显著的效能。

四、河长制背景下的农村水利工作具体任务

一是常态化开展河湖清河清障和非法采砂专项整治等行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持续开展侵占河流湖库沟道岸线及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管和集中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水资源管理、水域面源污染和水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城乡生活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三是加快沿河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四是加快河流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和入河排污口的审批。五是持续推进县乡污水管网改造,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六是加大农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和化肥农药使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规划和化肥农药限量使用等措施。七是加强河流水质的日常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五、河长制背景下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推行湖长制是当前推进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是处理农村水利问题的核心措施。近些年在水利工作方针的积极指导下,国内农村水利重要环节改革获取了突出的成绩,可也渐渐暴露了部分问题,一般表现为农业节水发展缓慢进一步引发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肥流失严重、农田面源污染、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及格、饮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阻碍了湖长制、河长制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以及水资源保护任务的深入开展,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思想上存在明显缺陷。

首先,农田面源污染严重。由于环保意识不足、生产经营模式不合理以及农业资源开发力度大等原因,农业面源污染依旧在农村水体污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因为农村水利智能化水平不高,高效节水灌溉没有获得广泛推广,使得水肥技术的综合推广率低,还是存在化肥盲目施用、过量施用的情况,再加上农业转型以及升级不深入,造成化肥的综合利用率不高,扩大了水肥的不断流失,推进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其次,农村饮水安全缺乏保障。由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改造进程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简陋、规模偏小,存在易反复与不稳固等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欠缺监测设施建设、有关水质处理技术、集中供水标准化与规模化建设等工作,农村饮水安全无法获得保障。

最后,农业节水发展缓慢。基于我国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地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灌溉用水浪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依旧十分严重。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还是以地面大水漫灌为主,欠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微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大部分已建大中型灌区以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时间长,再加上农业灌溉技术保障、用水管理体系欠缺一定的完善性,使得基础设施荒废失修,农业灌溉水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

六、基于“河长制”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将程序设计落到实处

在推行“河长制”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其公私分明。在工作实践中,领导与个人之间要防止出现公事私办的情况,在制定有关决策的初期,应该全面考虑各项问题。在此问题的前提下,对河长制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梳理以及明确管理思路,在河流问题方面,妥善地实施解决,且完美体现出此处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在实践过程中,对处理问题的详细方案进行总结,且持续累积丰富的经验,由此以来在制度、规则方面积极完善,且落实这项设置工作。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

平时要对水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强化这一环节的管理,这也很有必要。在用水量方面,各地方是有所区别的,其中在水资源管理中,还需要充分依赖地方政府,因为这一管理拥有极大的权威性,而且在水资源控制方面,需具备有关制度,且重视考核、监督工作,此项工作重点针对的是河湖。在当前有偿用水制度的前提下,主动实施优化,创建完整的制度,进而为取水提供便利。另外,还要和当地工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且重视这一建设问题,因为这密切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利用上要有效防止出现浪费的情况。

(三)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

河流依旧面临被污染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处理根源性的问题,势必要清除掉污染源,消除污染源的过程可以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功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有的产业污染较为严重,应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将其淘汰。当前一些村集体企业存在污染问题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在工业生产中容易出现污染问题。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还需不断加以改进。此外,在抓好城市区域整治水环境工作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水环境整治工作。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养殖产业,多为畜禽类养殖,而且也逐步拓宽了种植业的布局,容易导致河流污染问题,为了防范河流污染必须加大防治管控力度。

(四)对组织设置加以完善

在实施河长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工作的规范化。这一点属于河长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另外,还要确保工作的持续性。各地在开展河流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设计组织,并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的展开。这样才能让河长制实现持续性发展,并能推动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开。就河长制工作而言,需专门设立办公室,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这也便于和其他部门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方便管理部门编制,对专业工作人员予以负责,还需开展相应的设置工作。另外,重视教育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职业综合素养,使其能与时俱进。与此同时,要注意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防止人员流失。

(五)优化相关指标设计

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在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比如,体现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自然地理等方面。因此,从各级政府的层面来看,在理念传达方面通常都是逐级传达,特别是在传达对河长制的长效管理机制方面,要清楚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价值,合理设置这一体系。由于这是特别关键的,在具体设置指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很多因素,并围绕地方实际以及情况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要突出自主化指标,突出河长制的效用,从而促使河流治理水平得到提升。

(六)强化协调机制

就河长制而言,应参照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相关协调机制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并要不断强化协调机制。在管治水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职能部门的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位,利用协调机制确保权责一致。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长制在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其作用不容小觑。为此,在推行河长制的过程中应重视责任制度以及沟通协调机制的构建,尽快优化相关组织机构以及配套设施,改良工作考核指标,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保护河流水环境,促进水生态平衡的恢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用水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夯实根基。 (文 / 梁晓娟)

(作者简介:梁晓娟,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水利工程师。)

参考文献

[1]万应芳.干旱地区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4):91-92,95.

[2]曹俊梅.浅谈农村水利现状及农村饮水安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1(1):7-7.

[3]张东悦.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47-248.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