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带一路”智库联盟专题 >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
12-29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1张  | 大陆桥视野

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承担着江苏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的重任,是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首要开放门户和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区。这一定位要求连云港市不论在文化艺术交流、特色文化建设还是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引进与输出等方面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良好的区域互动,以助力于本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对外经济、生态、科技等功能的发挥。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力量相对薄弱,依托的环境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1.文化载体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对外交流缺乏有力的支撑。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实力相对薄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是不同层次类型文化内容的良性互动与了解融合,这一过程必然会涉及到文化载体的培育、拣选等问题,交流项目需要根文化交流载体储备情况来确定。连云港市文化交流载体实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不同层次文化的承载上。首先,相对于浅层物质文化的对外交流来说,主要依托的载体是产业及产品,由于连云港市主导产业及其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力度明显不足,导致产业载体功能很难有效发挥。以旅游文化为例,连云港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相对低端和陈旧,产业文化附着力较差,与我国传统文化及海州地域文化相关度有限,产品地域特色不足直接弱化了文化交流效果。其次,就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而言,连云港市主要通过学术交流和文化艺术交流来呈现。市域高等院校和高层次研究机构较少,国际化学术交流合作的人才力量不足,直接影响了高层次文化交流的频次和影响力,加之,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交流的专业团体和职业化人员队伍较少,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名人和地方特色的古艺术内容传承者的群体效应不强,这些都对连云港市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八大宫调为例,虽然连云港市成立了相关的研究基地,举办了相应的研讨会,但作为本地特色戏曲表现形式,在文化交流推广中基本是年龄较大的民间传承人,缺乏梯队建设,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维系与扩展也十分有限。

2.对外文化交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兼顾不同标准的交流项目。交通设施和线路是连云港市文化引入的重要前提条件。连云港市交通网路的建设、完善和设施提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对于文化载体的集散还有诸多不便。例如,连云港市航空港基础设施的建设过于薄弱,线路的开发更是只有国内为数不多的航线,国际交流极为不便。连云港市文化交流场馆主要以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为主,在规划中主要是为了服务市民文化教育与提高文化素养。作为承载高标准的大众娱乐活动的场馆及相配套的服务保障设施相对不足,这样直接导致了连云港市难以容纳高标准文化交流项目所带来的人口消费,同时场馆的专门化程度较低,这也直接阻碍了高标准文化交流项目的进入。连云港市在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其专门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的配套相对滞后,文化交流志愿者的教育管理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区域文化品牌建设有待推进

1.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覆盖区域需要进一步扩展。首先,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近年来,连云港市文化推广主要以艺术团体巡演、摄影比赛、民间文化交流等形式和内容来进行,文化引入除了艺术团体演出外,还常规化了茶博会、文博会等项目,但就目前与国内其他省市比较来看,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规模也难以扩大。以文博会为例,作为连云港市文化交流的年度项目,文博会不论在场地选择,还是内容设计上都过于强调商品性,且偏重于物质文化的输入,展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得不到相应专业服务的诠释,对其感兴趣并有意愿交流的当地公众群体人数有限,往往不能起到文化交流的实质作用。其次,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覆盖区域比较有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比较关注东亚、中北亚、欧洲国家与地区,也开展了相应文化产品的交流合作,主办了国际摄影展等大型活动,但针对于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2张  | 大陆桥视野

2.连云港市文化品牌建设相对薄弱,文化名牌的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由于受到诸多区域重叠因素的影响,连云港市主要文化品牌的建设存在较大的竞争困扰。以连云港市多年倾力打造的西游记文化为例,国内一直存在着围绕作者及主要人物孙悟空归属之争,全国以花果山为旅游文化要素的省市有近二十余个,与连云港市相邻的淮安更是打造了西游记文化产业园、美猴王主题公园、西游记博物馆等一系列主题文化产品。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连云港市西游文化的地域归属,也加大了连云港市打造该文化品牌的难度,造成后续的文化品牌对外交流和推广缺乏竞争力。又如连云港市镜花缘文化品牌的建设和推广也受到广东河源镜花缘风景区的有力竞争。因此,如何创新性打造主要的文化品牌,体现出海州文化特色是连云港市目前需要关注的紧迫课题。其次,连云港市文化品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推广向度略显不够。目前,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主要通过纯文化项目交流、文化产业合作及非文化产业经济领域合作等途径来进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地域文化品牌大部分是通过产业载体进行推广,在物流合作和旅游产业项目推广中涉及文化名牌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推广的能动性和指向性尚有提升的空间。例如城市知名产业文化品牌的推广重在开拓区域外公众市场,忽视了内部公众对这些品牌的深度了解和领悟,这样会导致连云港市居民的文化传播和文化诠释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也极易造成人们对城市特色文化的疏离感和不认同心理。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将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沿线推介和进行相关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是连云港市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好的文化品牌需要不同层次和系列的文化产品来展现和支撑,需要相适应的一系列品牌战略要素来提升号召力,以便于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连云港市在文化品牌推广中缺乏系统化和系列化操作,项目的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外交流的专题性项目有待增加,民间团队的力量需要进一步发挥

首先,连云港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模式基本上属于综合性展示,或是本市参与的各个级别的文化推介,或是本市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品展示,针对某一种文化形式的专题性交流稍有欠缺,在文化项目和内容中讲求大信息量,这种粗放型的交流模式虽然可以批量推送文化信息,但相关受众在采集信息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加之展示时间有限,通常会降低人们对文化信息的解读深度,极有可能会影响进一步的文化交流合作。同时,近年来连云港市的交流项目覆盖区域较广,有些项目的专业化门槛较高,加之考虑到推广成本,导致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其推广的效果有限。

其次,对外文化交流中民间团队的力量相对不足。连云港市民间团队的建设较为松散,进行高水准专题性的对外展示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本市也在不断加强民间力量的培育和打造工作,采取了多种合作形式壮大他们的力量,但由于各自文化项目的特殊性,文化团队人员建设不容乐观。连云港市大众文化团体和社会组织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团队缺乏展示平台,直接造成团队层次和结构的低位徘徊。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打造连云港市核心文化品牌,挖掘并推广区域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

1.打造和扶持主导文化品牌及其依托社会组织,扩大连云港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其对外文化交流至关重要,较高的知名度往往是城市发展实力的象征之一,较好地美誉度则是城市“颜值”的直接评判,这两点会使城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获得较高的认同和信任感,对进一步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连云港市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升连云港市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城市形象和文化主导品牌是扩大连云港市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核心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需要考虑连云港市的资源禀赋与区域特色,也必须顾及到推广区域的社会群体接受度和本土文化特质。主导文化品牌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相应社会组织为其提供坚实的平台,连云港市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文化集散功能,需要加大相关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思维,结合连云港市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充分分析了解各地区和国家民众的文化生活诉求和资源禀赋,衡量市域文化品牌的对外交流空间。

连云港市进行文化品牌培植的社会组织平台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中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一般实力都比较雄厚,是该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保障,进行培植的成本较低,且由于识别度较高,在对外合作中门槛较低,属于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衔接的绩优股。二是连云港市地域特色明显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这类社会组织往往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属于市场空间较大的社会组织,但其的培植价值与将来的交流区域的接受程度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培植过程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和区域融合尤为重要。三是连云港市与交流合作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互补的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推广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共赢特性,是密切地区合作的重要助力因素,进行培植的利益空间较大,可以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先导文化平台进行打造。四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较大优惠空间的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一般都具有生态化、绿色化、人文化特质,借助国家的扶持具有较强的发展空间,进行培植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收益较大,也是助力连云港市发展的机遇型组织。

2.挖掘和培育连云港市特色产品与服务,并进行系统化和系列化开发与推广。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有相应的载体,文化载体的实力直接决定了其所承载文化内容的被接收程度。连云港市特色产品和服务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推广,可以有力的推动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进程。通常特色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第一,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推广。连云港市历史悠久,积淀了大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如果能以海州文化为品牌特色,进行不同领域的系列打造开发,同时辅以大众接受度较高的方式对外推广和传播,以一定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并与推广区域的文化产业有效衔接,或与连云港市旅游等综合性产业相融合,通过官方或民间途径两者并行,相信会取得一定的成效。第二,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推广。体育是最易获得不同国家和地域认知的交流合作的领域之一,体育赛事也是地域文化的最好展现途径之一,通常大型体育活动会激活举办城市一系列文化要素。连云港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体育项目中优势品牌的影响力,积极与相应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高级别的体育赛事,通过培养体育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活化体育资源,降低体育场馆的闲置率。第三,企业文化的开发推广。连云港市一直在加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项目合作,通过承担这些项目的企业所拥有的企业文化来进行文化传播,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其最大的优点是文化整合的持续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培育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领域往往不拘泥于单一行业,因此,做好企业间文化推广合作尤为重要。第四,人才的双向交流与培养。人才的双向流动是双方了解和进一步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助力性因素,连云港市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的高校和高科技企业资源,为有相应需求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根据连云港市的实际需求,通过交换等形式将相应的潜在人才定向输送,以达到取长补短,人才培育互赢及相互加深了解的目标。

(二)大力提倡大文化理念,实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

1.倡导通过各沿线国家与地区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多种形式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资源分为同质性和异质性两类,同质性资源在交流合作中体现出一定价值认同和亲密关系,异质性资源更多应当发挥出区域合作中的互补关系。连云港市根据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持有现状,实现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推进式交流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是针对“一对一”交流模式,即连云港市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文化领域启动互动后,根据互动情况渐次启动与其其他领域的合作,或某一领域更深层次的互动。例如,连云港市可以在与相关国家的城市建立友好城市的基础上,举办双方城市文化年活动,以此系列化推出和引入双方的城市文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该区延展交流合作的领域,以促进双方国家与城市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相互市场进入。推进式合作体现的是“文化交流中寻找利益实现”意识。第二,串联式合作。这种合作聚焦于多区域的共同合作,即根据不同区域的同质性资源进行挖掘和整体规划,以共同的主题进行打造和推广,实现沿线区域的多赢局面。例如,连云港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就可以以“西游记文化”“徐福文化”为主题,进行“西行”和“东进” 的共同推广,形成串联式的旅游文化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不论是那种合作方式,连云港市合作部门与主体须有“领舞者”意识,即合作的主体性框架和规则设定需要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以提升连云港市在区域合作中的灵活性和权威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市对外文化交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3张  | 大陆桥视野

2.以“丝路文化”为契机,实现大文化领域的交流衔接。文化观念是区域交流合作的一道硬性门槛,不同层次的文化表达是各地域人们生存的根基性因素,也是不同区域发展良好关系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内容的交流和融合,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文化生活的相互展示,不仅可以融洽增进彼此的友好关系,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其他领域的合作交流。连云港市在发展对外关系时,秉持“交流合作,文化先行”的原则十分必要。大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建议如下:第一,注重连云港市文化产品的层次性开发。连云港市文化产品的开发不仅要讲求地域性,更需要符合消费市场的需求,根据受众的特性在不同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地交流和推广,既要有面对个性化要求的产出,也需要符合大众化消费心理;既有考虑到文化表达的差异进行区域性改良,也要保持产品本身的文化特质,持续性发展连云港市品牌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产品内涵的挖掘及规避与交流区域地方性文化的冲突发生。第二,提升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共同扶持,需要文化生活的主体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职业化水平,需要文化制度的健全和文化观念的提升,需要文化产业的体系化和文化服务的现代化,这都需要连云港市在文化领域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加大投入的比例。第三,推进民间文化团体的交流合作。文化融合需要相互的交流和传播,连云港市可以根据自身的承载能力,承接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通过双方专题性和主题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扩大连云港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3.加快连云港市软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整体对外接待能力。对外文化交流最终需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实施上来,这需要连云港市加大加快相关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为连云港市承载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连云港市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初见成效,例如,交通网络的立体化和综合化正在稳步进行,物流的电子信息化平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中哈、上合物流园项目持续推进,文化交流场馆接连完工等。但就目前连云港市硬件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建议如下:第一,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场馆的使用频次,避免部分场馆闲置带来的成本损耗。积极承接不同层次会展项目和商贸、文化交流活动,扩大连云港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第二,努力提高连云港市硬件设施的综合性配置,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带动第三产业消费链。对于连云港市软件环境的建设,需要有与硬件环境建设相适应的专业化人员队伍和非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并行发展。故建议如下:第一,加大引进对外交流人才的力度,采取地方优惠政策定向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化人才。根据接待领域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形成较为固定的对外接待职业化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第二,加强文化产业招商部门与地方政策制定监督执行部门的协调合作,以便于招商服务人员对地方政策的熟识和理解,能够将政策与引进项目进行最合理的匹配,也要根据连云港市的短板需求和招商信息,相关政策部门进行合理调整和有力执行。(文/孙江涛)

(作者系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此论文为2017年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