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论移情能力发展对社会道德冷漠的抑制作用
2022
07-19

论移情能力发展对社会道德冷漠的抑制作用

摘 要:“道德冷漠”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主体生存危机现象,主要体现在特定社会情景下,主体浅薄的道德认知、扭曲的道德情感和消极的道德行为上,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下社会道德发展的畸形状态。从移情能力发展这一影响因素出发,本文分析了社会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移情能力发展与道德冷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移情能力发展对社会道德冷漠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移情能力;道德冷漠;抑制作用

移情能力主要是指主体对他人情绪的反应能力,体现于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理解程度。根据移情理论可知,移情是社会道德行为的主要动机来源,主体移情水平的高低和个人对社会行为做出的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移情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本文将从社会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出发,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分析移情能力发展对社会道德冷漠的抑制作用。

一、社会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成因

1.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点被打破,新的道德体系也尚未形成,这对社会形成道德共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个体只关注自身的工作结果和经济利益,忽略了自我的价值创造和集体主义的责任感,体会不到社会给予的安全感,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个人极端主义泛滥,个体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回馈社会相应的道德行为。

2.融媒体的现实误导。融媒体的快速普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为了博取人们的眼球,众多营销号、视频博主散布不实的消息、从而误导广大网民群众,传播道德失范现象,长此以往,人们对相类似的社会报道逐渐失去同理心,在社会活动中难以尊重自己的道德判断,而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二)道德主体因素

1.主体的道德认知浅薄。主体的道德认知浅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主体对道德的内涵认知不足,对于何为道德和不道德不能界定,例如主体知道恶意绊倒他人、垃圾不进垃圾桶、随地吐痰等行为属于不道德,对于老人摔倒不扶、对他人需要帮助的处境持冷漠态度,个体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这是主体在对道德内涵的把握上不全面的体现;另一方面,主体不能对道德行为进行准确的认知和判断,无法对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行明确的区分,受他人和环境影响,主体的道德认知盲目的从众,例如社会上老人摔倒别人不扶我不扶的现象,对于他人表现在道德现象中的冷漠态度,影响自己的道德判断。主体对道德内涵和道德行为的认知浅薄,最终无法做出积极的道德行为,引发道德冷漠危机。

2.主体的道德情感扭曲。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促因,主体的道德情感扭曲和分散是社会道德冷漠形成的又一因素。道德情感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主体对某一事物的道德需要,这个需要是在主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例如老人摔倒,帮扶的人最后反变成了加害者,显然帮扶人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他的道德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后继遇到相类似的情境,主体的道德情感也就不再会产生。同时,社会其他人对道德认知的浅薄认识以及帮扶人的行为结果,影响社会群体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再加上社会事件被广泛传播,社会的道德风气受到消极的影响,主体的道德情感和需要被弱化,道德情感被扭曲。

3.主体的道德行为消极。主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在人际关系、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三个方面。首先,道德行为产生在人与人相互作用中,人际关系越近,主体更容易理解他人、共情于他人,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甚少,限制了人际关系的扩大和发展,主体的共情能力低下,无法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和着想;其次,在行为动机方面,主体主要从个人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强烈,考虑的是自己的道德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否满足自我的道德需要;最后,主体的道德行为也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当主体有过同类似的道德情绪体验或者对他人的行为结果有所了解之后,会降低同类型事件的道德敏感度,而做出不关心、麻木等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表现。

二、移情能力与道德冷漠之间的关系

1.移情能力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基础。道德冷漠是个体移情能力的反映和结果。个体之所以有移情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对对象做出符合个体道德情感的反应和行为,而道德冷漠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主体对对象做出的反应行为和结果,体现一种不关心的心理,这种不关心正是个体的移情能力低下产生的结果。移情能力影响个体能否对他人的经历和处境产生情感互通,在与他人互相理解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精神陶冶,并做出积极的道德行为。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正是主体在对对象的经历中无法获得精神满足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移情能力反应不佳,而不愿服从道德做出的消极道德反应,形成了道德冷漠。
2.移情能力是道德冷漠发展的促因。移情能力发展的高低影响道德冷漠发展的程度。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不是单一个体形成的,是一种集体道德失范,比如在现代社会中,老人跌倒没人扶、地铁上没人让座等等一系列现象,个体在对同样的情景出现时,已经预料到了结果,不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无法做出真正理解他人的积极行为,选择不扶、不让……个体在通过他人对行为的消极理解程度上,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情绪,促使一系列情感包括麻木、漠不关心、不能感同身受等道德冷漠情感的发展。也就是说,个体的道德发展与主体和周围他人所构成的特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移情能力在情绪个体化到社会化的过渡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移情能力发展对社会道德冷漠的抑制作用

1.移情能力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激发个体形成高尚的道德共识。移情是一种亲社会动机,个体的道德认知与人际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个体在对他人所处困难处境能够产生同情、关心等移情情绪时,会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刺激和影响,个体更能正确地认识道德与不道德的内涵,逐渐意识到道德不仅体现在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也体现在要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亲密关系中;同时,当他人权益受到侵犯时,个体通过移情,会替他人感到愤怒和不公,当他人深处困境时,个体也会产生悲悯和同情,给予自己的帮助,如果不能提供帮助,个体会感到内疚和自责,使得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准则更加显现,随之促进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综上所述,移情水平能力高的人,更能理解和关心他人,更能进一步准确认识道德的内涵和本质,并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移情情绪,加以实践加快人与人之间形成高尚的道德共识。

2.移情能力激发个体的道德情感,促使个体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移情影响道德情感反应的指向性、倾向性及其情感的自律性,促使个体更好地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首先,移情能力的发展能够帮助个体处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注意他人情绪情感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机,从他人生活状况、基本情感、情绪来源等角度出发,考虑他人的情绪情感,个体的情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真实的在为他人的处境考虑,设身处地的为他人寻找解决办法;其次,移情能力的提高能够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情感倾向,不是冷漠相待,而是在他人处于困难时,愿意保护他人、关心他人,有利于他人减缓悲伤情绪并降低他人做出极端或伤害行为的可能性;最后,移情能力影响道德情感反应的自律性,当个体在遇到相类似的情境出现时,能够产生相同积极的情感反应,不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综上所述,个体的移情能力水平提高,能够在他人的困难处境时,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并帮助个体将其内化,能够真正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3.移情能力调控个体的道德行为,提高个体追求积极的道德体验。主体移情能力的发展调控道德行为体现在:主体对他人面部和躯体表情的变化感知度提高和对他人所处情景的理解程度提高上。主体对于受害者所处的困难处境而产生的愤恨、悲悯、痛苦等感受都是个体相应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动机,移情能力水平高的人,首先,能够快速准确地通过他人面部表情或躯体动作察觉他人情绪,从外部显现的因素出发,做出相应的举动阻断他人的行为,并调控自己的行为;其次,个体通过倾听和感知他人的情景,设想自己处于相应的处境,模拟想象自己的情绪,并促使个体做出弥补性的行为,帮助他人克服消极情绪,缓解他人的痛苦。个体在对他人所处情境产生移情后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都是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个体的道德动机都能够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不仅获得了自我道德需要的满足,体现了自我的道德价值,并帮助个体提高和追求积极的道德体验,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和氛围。(文 / 刘莉)

(作者简介:刘莉,汉族,硕士,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磊.基于移情理论的道德文明建设[J].科技资讯,2016,14(35):252,254.

[2]姬慧.移情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