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经济 > 新时期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路径探究
2021
08-10

新时期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路径探究

摘 要:国有文化企业兼具传播意识形态和壮大国有经济于一体的特点,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更具有责任大、资本弱、盈利难的特点,在当前媒体融合、文化和技术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如何适应形势守正创新做大做强,本文从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并设立发展基金、培养跨界综合性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新时期;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路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全国全民族全社会的历史任务,作为承上启下重要节点和地理空间重要坐标的地级市,更要发挥发展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的重要支撑作用,使得城市底蕴更加厚重,文化得以兴盛。

一、发展壮大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是巩固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

国有文化企业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中办、国办2015年9月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在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必须提供优质精神产品,传播正确思想信息,担负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对于本区域内有标杆示范意义、能拉动整体城市文化水平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大文化(旅游和技术)项目,要勇挑重担,以人民利益和历史作用为导向,做好论证、投资、建设、运营各项工作,体现出国有文化企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骨干支撑作用。

二、当前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

目前,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内,共有300多个地级市,根据中宣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报告(2019)》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级国有文化企业共计1.7万户,资产总额5.3万亿元,所有者权益2.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4%和11.7%;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万亿元,利润总额149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和0.7%。应该说在各级宣传部门、财政部门等大力支持下,各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按照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散、弱、小”的问题突出。与中央、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普遍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实力较弱,应对新形势改革改制推进较慢。二是开拓创新力量不足。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在媒体传播渠道、方式以及产品内容创新上力度不够,在培育新业态、运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上办法不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较慢,受各种新兴业态的冲击较大。三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较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进展不快。治理结构不健全,存在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设置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与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地市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拓展思路,多措并举,加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

管理体制层面。探索管理文化企业新模式。像山东省在2015年以后相继在省、市两级组建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理事会,山东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理事会日常工作由省委宣传部负责,基础管理执行省国资委统一制定的制度,日常管理工作仍由省财政厅负责,并将结果报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理事会和省国资委。

内部机制方面。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交叉持股、并购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推进内部改革,整合所属企业建立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动规模膨胀、壮大整体实力。优化市属骨干文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推动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组织设置,形成具有文化企业特色的考核标准体系,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在产业平台建设方面。注重发挥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平台作用。推动引导省、市级国有文化企业聚集发展,建设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将文化产业园区建成全市文化产业品牌聚集区和文化品牌创建示范区。出台文化产业园区入驻奖励、房租补贴、人才鼓励、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同时以移动、联通、电信、铁塔等市级分公司和报业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等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相融合,逐步完善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作、艺术设计、动漫游戏研发、行销策划的市级文化创意园区。

(二)以财政政策为抓手,设立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努力对接资本市场

国有文化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企业,可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较少,建议落实好中央和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支持力度。建立完善文化企业融资备选项目库,推动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吸引银行资金投资文化产业。借鉴有关省、市经验,尽快设立市国有文化产业发展改革专项基金,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强我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骨干文化企业培育等。

探索以上市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强指导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整合资产,理顺产权关系,加快上市步伐。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市属国有文化企业,到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培育新的上市主体,推动企业赴“新三板”挂牌。推动市属国有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增强规模实力。

(三)破除行业阻碍,培养横跨文化、旅游、技术和媒体的综合性多用途人才

当前,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文化和旅游、文化和科技、文化和金融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明显,这种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必然趋势。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深刻指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据统计全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42.4万人,但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等跨界人才还有明显不足。地市级政府部门包括国有文化企业要更加重视包括新兴业态在内的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台切实有效措施,建立跨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实现文化产业人才工程的突破和创新。(文 / 冉德蒙)

(作者简介:冉德蒙,工商管理硕士,菏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菏泽日报社发行部主任。)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文改办、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文资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报告(2019)[R],2020.

[2]陈少峰.新形势下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12):15-17.

[3]陈敏华.关于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3):31-32.

[4]孙志军.把牢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J].求是,2015(20):41-43.

[5]戚骥.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的财经政策探析[J].中国出版,2020(14):27-31.

[6]袁鸿鹏.国有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的研究分析[J].山西青年,2020(2):88-89.

最后编辑:
作者:《大陆桥视野》
我们依托《大陆桥视野》杂志的优质、独家资源,传递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方信息,展示专家、学者、从业者针对大陆桥和丝路经济带建设的观点和言论,希望能够为推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留下一个回复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