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潮涌,丝路扬帆!
11月2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的“行进的海岸线”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在连云港海州湾会议中心举行。

连云港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市委、市政府全面吹响“向海图强”号角,锚定建设“海洋强市”目标奋发前行,7516平方公里蔚蓝海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赛场。这座被西游文化浸润的港城,正以山海为砚,创新为墨,在蔚蓝的东海之滨,写下“海洋强国”的连云港答卷。
产业筑基,锻造蓝色经济硬支撑
依海而兴,深蓝经济蓄势腾飞。拥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国家级中心渔港3个,“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船实现我省远洋捕捞“从无到有”的突破,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成功交付。全国最大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部分实现并网。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获国家核准,田湾核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基地。
科技赋能,激发创新发展强动能
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涉海创新平台39家。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调试。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构建起多能级海上移动实验室体系,全国首艘7000吨级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开展海试。康缘药业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
开放引领,筑牢陆海联运新通道
全面建设“一体两翼、一港四区”组合大港,建成全省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和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跻身世界级深水大港行列。2024年港口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量669万标箱,整车出口突破35万辆、稳居全国前三。徐圩港区、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国际班列已布局5个过境口岸和6条班列线路,出口班列6天可到阿拉木图、12天可达伊斯坦布尔。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建设,2024年班列开行超900列,过境运量全国领先。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2024年进出场集装箱量分别达26.05万标箱、64.8万标箱。
生态守护,绘就人海共生新画卷
落实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污染治理与管控方案,2024年春、夏两季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均值为97.4%,连续七年全省第一。连岛港口区荣膺国家级美丽海湾,临洪河口生态修复区、秦山岛入选省级美丽海湾。连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云港成为省内江北唯一双5A景区城市。
五百年前,《西游记》写就“东胜神洲”的动人神话;五百年后,连云港续写“向海图强”的时代新篇。当金箍棒绽放科技的光芒,当取经路奏响一带一路的交响,连云港正以踏浪而行的实干、逐梦深蓝的魄力,将天赋海洋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胜势。山海连云,潮涌东方;后发先至,其时将至!(文 / 徐姗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dlqsyzz.com/10738.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