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零工这种就业形态发展非常迅速,其为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市场发挥出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当前零工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文中对当前零工市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希望为零工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零工市场;发展;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形式上产生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打零工”。零工市场是增加就业概率、完善就业市场的重要途径。零工大多是以完成某一项工作为主,每天早上雇佣单位与务工人员在市场达成就业交易,傍晚在这个市场上进行当天劳务的结算。这个市场就是零工市场。随着新业态日趋丰富,选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劳动者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加大待业人员灵活就业的渠道,加快零工就业市场的发展,为待业人员搭建起了“温暖人社零门槛、就业服务零距离、用工对接零时差”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让灵活就业人员能够“找到地方找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零工市场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一、基本状况
当前,零工市场呈现出的特点为自发形成、区域分布、市区集中的格局。在零工市场会定期的发布零工岗位工资指导价位、市场紧缺工种等各种信息。所发布的零工岗位招聘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例如有职业、技能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在零工市场,还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具有灵活就业意愿的求职人员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还可以为有需求的人员提供职业素质测评,以及制定专门的个性化就业服务方案等。零工市场主要分布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和建筑装修市场周围。每天从这些市场达成劳务雇佣关系的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约占88%,主要从事装修技术类(45%)、力工搬运类(40%)、卫生清洁类(5%)以及杂工类(10%);农民工以打散工为主,完工后当场结清劳务费,低者每天在100元左右,高者达300到500元之间,大部分人员在200元左右。
二、形成的原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广开就业门路,给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多样性越来越显著,零工市场暂时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
1.零工市场是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有益补充。在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中,正规的企业招工往往需要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学历或者技能,而大量在零工市场求职的农民工都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零工市场自由、方便、快捷的特点符合部分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需要。
2.零工市场有利于农民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虽然零工市场的农民工,属于游移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但他们并不是实际意义的农民工,他们顺应城市需要和市场需求,亦工亦农,利用农闲时间进城打短工,干一天活收一天钱,既避免了进城生活压力,又实现了增收,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
3.零工市场有利于供需双方快速达成交易。对于临时性、短期性的用工,雇主乐于接受零工市场这种用工形式,雇佣双方直接见面,减少了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低廉,与民所需、与商谋利。
4.零工市场发展迅速与监管有关。零工市场求职的农民工也很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但是担心固定的用工单位不能及时发放工资,很多零工市场的打工者,都吃过“打白条”和拖欠工资的苦头,所以到零工市场找工作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三、存在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打零工”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当今社会,找工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进一步建设好零工市场,以保证零工市场的不断蓬勃发展。“打零工”对促进年龄较大的和生活困难的人员就业概率的增加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不断发展的科技技术推动了网络平台的发展,而线上的网络平台加大了待业人员找到工作的机会。
1.零工市场有很大的安全问题,很多城市的市场由于受场地制约,用工单位的车辆无法停放,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不愿驻扎,也间接导致很多待业人员不愿在市场内部寻找工作,因此“马路市场”经常出现。用工单位较少,安全又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导致了零工市场无法正常发展。因为零工人员出行基本靠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再加上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交通事故不断出现。马路变成了零工市场,对交通安全和环保带来很大影响。由于多数零工市场处在城市交通便利路段,大多数零工聚集在马路两边,甚至占用路面,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不少零工人员为了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早点找到工作,直接站在机动车道上找活,人流蔓延道路中央,给过往车辆通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务工者找活心切,一旦发现有用工者出现,往往一哄而上,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经过这一路段时,也不得不放慢速度行驶,造成交通堵塞。还有零工市场周围环境卫生差,环卫部门保洁难度大,严重影响市容。当前零工市场大都缺乏统一管理,市场环境比较混乱,还有零工人员为了抢工作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
2.雇佣双方未签劳动合同,各自权益没有保障。在零工市场还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用人单位往往因为自身利益,不愿与农民工签署正规的用工合同,逃避法律的约束;然而部分农民工过于注重当前利益,法律意识浅薄,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流动性大,对于季节性用工和短工,特别是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建筑、餐饮行业以口头协议为主。因为供求双方由于各种因素不主张签订合同,如果发生工资、工伤事故等意外纠纷,是很难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3.务工随意性大,稳定性较差。由于多数用工单位和雇主的业务随意性、偶然性较大,务工者只能靠等、靠运气,务工收入不稳定。有时活少人多,甚至几天也等不上一个活,为争活引发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4.由于文化技术水平过低,许多零工人员在技术水平和道德品质上没有竞争力,致使许多零工人员越来越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再加上供求信息不符合,用工方对专业的零工要求高、待遇低,使部分零工人员候工时间较长,人岗匹配率较低。
四、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零工市场的建设工作,人社系统每年都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我们认为,对零工市场的“堵”只是解决表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管理、靠服务、靠疏导来解决。因此,应因地制宜,制定管理办法,积极改善零工市场运行环境。
1.把零工市场建设纳入政府规划通盘考虑。从现实和历史来看,零工市场都是人民群众离不开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者的构成不断变化,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多样性更加突出,也更加需要零工市场来解决公共服务机构处理不了的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零工市场纳入政府建设规划。近年来,有的政府主导和投资建设了零工市场,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设立了岗位对接区域、培训场地、维权窗口等服务场所,改变了用工者在马路边候工时风吹雨淋的艰辛,深受农民工欢迎。
2.加强零工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前景预测。从自发性、不规范的零工市场到有组织、规范化的零工市场,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和制度作保障。要充分发挥人社、财政、工商、公安、城市执法、卫生和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多管齐下管理机制,尽快出台零工市场管理办法,确保零工市场规范化运作。另外,要对零工市场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预测。现在零工市场快速发展与大面积城市建设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大型建设趋于缓和,零工市场将由其他主角所取代,零工市场规模将逐步萎缩。
3.加强执法检查,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执法检查,协调、督促、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必查”措施,重点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对使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曝光,对恶意欠薪的业主严肃查处,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使农民工对固定用人单位不再有拖欠工资的顾虑,以此改变农民工到零工市场打零工的现状,从而缓解零工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
4.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提供用工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雇佣双方登记备案、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签订、劳动维权和安全管理等服务,积极为雇佣双方搭建一个制度完善、满足农民工求职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
5.加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针对雇佣双方多年形成的马路边招聘的供求习惯,积极引导、鼓励供需双方进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保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足够的人员、场地、经费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积极挖掘空岗信息,提高农民工就业成功率,使农民工到零工市场的必然性转化为偶然性。
6.大力推进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一些,是造成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能力、就业能力和维权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减少农民工务工的盲目性,要抓好就业政策的宣传,把积极的就业政策送进镇、送进村、送进农户,实现就业政策宣传全覆盖;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职业需要对农民工培训,特别是就职业素养、职业需求、基本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全面的就职前的基本培训。进一步加强对于基本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的服务,引导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作用,大力推行单一式的培训,加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培训与就业、培训与企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7.进一步完善零工市场。我们应加强零工市场的管理和关于零工市场的劳动就业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人员的法律意识。在零工市场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中介部门的管理,进一步打击“黑中介”,加强对于中介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整个市场的服务水平,使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零工人员能够“好就业、易就业”。相关部门应针对零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零工人员尽快地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尽快地找到心仪且稳定的工作。 (文 / 张丙江)
(作者简介:张丙江,本科,经济师、创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济南市长清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指导科。)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打造零工市场 让灵活就业人员“有家可归”[J].四川劳动保障,2022(10):26-27.
[2]王敏霞,林晓燕,李玲玲.零工市场,让灵活就业更便捷[N].福建日报,2022-09-08(003).
[3]毕京福,王丽丽.积极推动零工市场健康持续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3):20-22.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dlqsyzz.com/7920.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