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连云港市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和海岸带城市发展特色,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11—2020年连云港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五大维度来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都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提高做正向贡献,但贡献程度不一,而开放指标在初始阶段贡献为正,后期逐渐转负。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开放路径,加强结构性改革力度,注重绿色发展,保障民生,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成分分析法;五大发展理念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改革共识。但海岸带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陆海协同保护有待加强,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这些因素仍制约海岸带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连云港市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拥有江苏最大海港,要推动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构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做出科学地评估研究,从而判断目前沿海经济质量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文献综述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后,学者们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丰富。从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角度出发,托马斯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包括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Barro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包括经济系统自身因素,还包括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因素。田秋生、何立峰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理念的现实体现。汪同三认为微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是确保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而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总体经济投入产出效益,增强对各类经济风险的预判识别。
对于测度方法学术界则形成两种观点:一是用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单一指标进行衡量。郭庆旺、俞安军、刘思明、张世瑾等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不同时间年段的经济增长率进行估算;李永友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实证计量和分析。二是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来测度。国内较早提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是王雅林等人,他们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应由发展水平、目标值、协调度、持续性、集约度5组指标构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指标来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从而衡量不同时期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任保平、魏婕从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生态环境代价、国民经济素质六个方面;袁瑛等在经济、生态、社会、政治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维度;詹新宇、崔培培则是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师博、任保平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方面衡量。
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内涵,并结合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2011—2020年连云港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情况,探索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期为制定相关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指标构建理论依据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参考方大春和马为彪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合考虑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围绕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个方面构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提升产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人才保障。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关系上。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调整不协调关系,避免“木桶效应”问题加深。
3.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国沿海城市正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海洋生态系统退化,海洋资源贫乏等问题。推动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协调共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4.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国家紧锁大门、故步自封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是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相对内陆城市具有地理优势,应统筹利用国内外的市场、资源、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
5.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经济发展蛋糕越来越大,但是收入差距、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要把一切发展成果落实到人民身上。
(二)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对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按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构建包含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个维度进行衡量(见表1)。
1.创新:选取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人员占非私营单位就业比重、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三个具体指标来衡量。
2.协调:通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来反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绿色:从污染与治理两个角度选取指标,包括工业烟尘排放量(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来测量经济发展的绿色程度。
4.开放:选取外商直接投资额实际使用额(万美元)、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衡量开放水平。
5.共享:从失业率、人均实际GDP、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元)五个方面进行衡量。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客观赋权法则是根据指标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方法来确定权重,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由于熵值法无法很好地反映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主成分分析法正好可以避免指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考虑本文收集的数据特点,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实证研究时段为2011—202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前瞻数据库以及《连云港市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的方法。
(三)数据处理
由于收集的指标属性和量纲量级不同,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Z标准化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主成分分析最终是要给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赋予适当的权重,用原始数据确定权重,将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其相应的特征根开根后,所得到的单位特征向量作为基础指标的权重(见表1),以此类推,计算各方面指数的权重(见表3)。
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各级指标的统计特征(见表2),创新、协调、开放、共享这四个维度都只提取了一个主成分;绿色这一个维度提取出两个主成分。再根据各个维度中提取出来的主成分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从表3可见,协调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因素,创新、绿色、共享的重要程度较低一点,开放影响程度最弱。将所求得五个维度指数再计算得到综合增长质量指数(见表4)。
五、海岸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时序变化
根据最终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果能看出,2011—2020年连云港市综合经济质量处于稳步上升,且幅度较大的状态。
(二)五大维度分析
从图1看,对于连云港市整体经济增长质量来说,五个维度各自的贡献程度不一,除开放外整体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从创新的维度来看,创新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从2018年起评分由负转正,并且2020年评分增长最快;在协调方面,整体趋势也是逐渐良好,2017年评分由负转正;对于绿色来说,发现研究时段初始时绿色这一维度得分为负数,环境污染问题严峻,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评分随后最快由负转正,这是由于各种政策实施及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加深,沿海地区经济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评分虽然在0.5左右浮动,但整体环境污染得到妥善解决;从开放水平看,连云港市由于开放时间较早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开放水平位较高,但随后评分转负,表明现阶段开放水平成为制约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在共享方面,社会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较为完善,同时民生福祉都得到不断地改善。
六、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衡量连云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1—2020年连云港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各发展维度进行定量测度。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只是不同年份增加幅度不同,提升程度有限,说明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过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二,从五大维度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是连云港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提升的正向因素,其中创新的贡献程度低于协调和共享,而开放在研究年度初始阶段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表现为正值随后转负。
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力度,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引领地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适当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人才,同时可以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要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以港口航运和滨海旅游为依托,提升对外经济开放水平,明确开放型经济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福利分配格局,逐步解决这些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第二,找准在区域中的坐标与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维度的分析基础上,补足限制发展短板,制定适宜的最佳发展战略。( 文 / 宋儒鑫)
(作者简介:宋儒鑫,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等.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
[3]何立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04):4-5,14.
[4]汪同三.深入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J].共产党人,2018(13):12-14.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dlqsyzz.com/7905.html
- 转载请注明: 《大陆桥视野》 于 大陆桥视野 发表